诗可以怨

作品数:135被引量:15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袁劲廖春艳邓乔彬王伟丽罗立乾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贵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心理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诗可以怨”的心理基础与形式因素
《中国比较文学》2024年第2期181-196,共16页潘建伟 
钱钟书的“诗可以怨”在文末留下一个疑问,即中西方普遍贬低“欢愉之辞”而肯定“穷苦之言”的原因何在。事实上,在钱氏的著作与笔记中对此已有回答:悲怨容易深入、强烈持久、复杂丰富,并与愉悦存在着辩证关系,在艺术之助力下能转化成...
关键词:诗可以怨 钱钟书 会通 
穷苦之言易好——以钱钟书《诗可以怨》中的心理分析为中心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第8期110-110,共1页安雪 
钱钟书先生的文学批评论文《诗可以怨》从心理学角度论述了"诗可以怨",并提出了"诗可以怨"牵涉到的人类的体验和情感具有"共同的心理和社会基础"的大问题。本文试对《诗可以怨》中"怨"的心理内涵进行分析,藉以对"以诗怨言"进行反思。
关键词:诗可以怨 钱钟书 心理学 反思 
“诗可以怨”的心理学分析
《文教资料》2016年第34期3-5,共3页拾晓峰 
本文利用新的心理学成果和相关历史资料,从作者创作方面对“诗可以怨”这一过程进行新的论证。悲愤情绪下的心理“动机”促使作者产生创作动机并保持清醒的心理状态,引导作者“悲愤作诗”。悲愤情绪比欢快情绪更能引起大脑皮质的觉醒,...
关键词:诗可以怨 心理学 悲愤 动机 
什么诗可以怨?——孔子“诗怨”命题再阐释
《东岳论丛》2013年第8期104-107,共4页夏秀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中国文学中的诗怨传统及当代意义"(项目号:12CWXJ04)之阶段性成果
孔子的"诗怨"命题承载着孔子的伦理思想。在修复、维护礼制思想导引下,孔子认为"思无邪"之诗是抒发"怨怒之情"的合理方式。孔子认为"诗"应符合三大标准:一是内容合"礼";二是形式合"度";三是内容与形式一致即"文质彬彬"。孔子所说的"怨"...
关键词:孔子 诗怨 接受心理 
浅议秦观词中之“愁”——兼谈“诗可以怨”被引量:2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6期86-88,共3页蔡爱芳 
秦观词作中充溢着“愁”、“恨”等字眼,它们契合了人们在审美心理上的主要特征——“距离产生美”,同时也满足了人的自我确证的深层心理需要。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指出:艺术品的本质在于把一个对象的基本特征,至少是重要的特征,...
关键词:心理 距离 自我确证 主要特征 秦观词 
“诗可以怨”与“苦闷的象征”——论中日文学创作心理动力差异被引量:3
《理论学刊》2001年第1期117-119,共3页任现品 
忧怨苦闷是文学创作的心理动力之一 ,这种心理动力归根结底又是社会环境的产物。中日两国同属东方文化 ,但中日作家的“苦闷”内涵却又各具特性。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两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不同 ,主要体现在体制结构、文学观念、作家构...
关键词:内涵 文化精神 体制结构 文学创作 心理动力 中国 日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