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斑

作品数:27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马雁兵王晖刘伟伟熊平李元新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大连市公安局保定市公安局保定市第一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实用医学杂志》《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群文天地》《中国科技博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通过尸斑推断死亡时间的研究进展
《广东公安科技》2021年第2期42-44,共3页吴婉婷 张巍 商庆发 
死亡时间的推断是法医在刑事案件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尸斑作为最早出现的死后现象之一,在法医日常实践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通过尸斑简单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有许多,但是误差范围相对较大。本文从国内外对尸斑推断死亡时间...
关键词:推断死亡时间 尸斑 血液坠 积法医病理 
家兔尸斑吸光度与死亡时间的关系
《实用医学杂志》2018年第15期2505-2509,共5页马远斌 胡丙杰 
目的研究尸斑的客观测量方法及其与死亡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研制出测量尸斑的便携式测量仪,在家兔死亡56 h内对其尸斑明显处和缺乏处8个部位27个测量点进行吸光度检查。结果分析死后不同时间段不同部位尸斑吸光度值的变化特点和规律,...
关键词:死亡时间 尸斑吸光度测量仪 尸斑 家兔 
过早出现尸斑现象1例分析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7年第S1期48-49,共2页闫伟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2016年12月9日田某(男,69岁)13:34进人宾馆客房,信某(女,35岁)13:48进入客房,两人发生关系过程中田某突然出现胸闷、长呼吸,信某14:11从客房出来立即呼救,14:21急救人员赶到确认田某已经死亡并实施心脏按压急救措施...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 尸斑 阿司匹林 银杏叶 
浅谈尸斑的形成及其特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16年第8期116-116,共1页奚宾 
尸体作为重要的案件现场证据之一,而尸斑更是尸体早期体现的特征,其中的尸斑是侦查人员对于受伤部位,及受害时间的判断的重要依据,做好对尸斑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以下就尸斑的形成和特征进行探讨。
关键词:尸斑形成 特征 
自缢、割腕后跳水溺死1例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6年第z2期-,共1页王彩东 周庆清 闫进祥 
1 案例资料 1.1 简要案情 2013年某日,有村民报称某鱼塘内漂浮1具尸体,头朝下,呈俯卧姿.现场鱼塘中央水深1.38m,鱼塘边水深1.29m.鱼塘四条边棱未发现抓划痕及蹬擦痕.尸体打捞后经查证,死者名叫杨某,女,48岁,系某县煤炭公司职工,近几年...
关键词:法医损伤学 自缢 尸斑 溺死 硅藻 
如何通过尸冷、尸僵和尸斑来判断死亡时间被引量:1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4年第10Z期218-218,共1页夏德海 侯伟 李振振 
死亡时间是指检查尸体时距死亡时刻的间隔时间,是法医实际工作中首先要解决的重要任务之一;我国目前还没有脑死亡的相关法律及实施,目前仍以呼吸心跳停止的死亡标准来推断死亡时间,准确推断死亡时间在很大程度上为案件侦查提供线索,划...
关键词:尸冷 尸僵 尸斑 死亡时间 
法医病理学之尸体变化(2)
《课堂内外(科学少年)》2014年第5期66-67,共2页秦明 
上一期,我们说了早期尸体现象中的超生反应、肌肉松弛、尸体痉挛和尸僵。这些都是比较重要的尸体现象。老秦在这一期中,再挑一些重点内容告诉大家。 尸斑 所谓的尸斑,是指在尸体上会出现淡红色、鲜红色、暗红色的斑块,斑块联接成...
关键词:尸体现象 法医病理学 尸斑 斑块 部位 
CO中毒致2人死亡法医学分析
《广东公安科技》2013年第2期77-78,共2页兰光辉 何钦飘 王剑 曹睿 
1案例资料 1.1简要案情及现场勘验 2011年3月某出租屋内发现一男一女两具尸体。 该出租屋门锁未见撬压痕,进入大门后为一条过道,过道上发现一具女性尸体,左侧卧位,蜷缩状,全身赤裸。女性尸体西侧是冲凉房,其门板损坏,冲凉房...
关键词:CO中毒 法医毒理学 扩散期尸斑 直排式燃气热水器 
香蕉的尸斑
《文苑》2012年第11期51-51,共1页李碧华 
新鲜运到的香蕉,像只巨梳,颜色亮黄,肉体坚实,其实最不好吃,因为不够香,而且有点涩。“有‘雀斑’的香蕉才好吃呢!”这是会家子的选择。
关键词:《香蕉的尸斑》 随笔 杂文 杂谈 
杀人后移尸法医现场重建的个案分析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第5期23-24,共2页于广池 
现场重建[1]是指通过事后重新构建的方法以获得特定事情发生的真相。法医学的现场重建主要是通过现场勘验、尸检所见,特别是通过尸体解剖及生物学检材的检验进行现场重建,其目的是为侦查提供线索,为起诉和审判提供证据。
关键词:法医现场重建 现场勘验 尸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