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工资

作品数:378被引量:475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刘英刘丽季阳鲁保林范方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教学与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美国生产工人实际工资变动趋势原因分析——激进经济学派的制度分析被引量:3
《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6期56-61,共6页刘英 
20世纪 70年代以来 ,美国生产工人实际工资呈下降趋势。主流经济学采用传统的供求关系分析框架对此现象加以解释 ,他们提出两个观点 :一种观点是将工资下降和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增长归因于经济对技能要求的变化 ,形成了一种“技能错配” ...
关键词:美国 生产工人 实际工资 变动趋势 原因分析 激进经济学派 制度分析 
宏观经济学短期总供给的五个模型
《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6期67-72,共6页吴汉洪 
本文认为,在西方宏观经济学中,由于各个经济学家所依赖的假设条件和强调的内容不同,出现了五个短期总供给模型,包括:强调劳动市场不能出清和不完全性的刚性工资模型;强调劳动市场的不完全信息的工人错觉模型;强调厂商在产品市场...
关键词:总供给曲线 价格水平 实际工资 西方宏观经济学 不完全信息 总供给函数 相对价格 小麦 市场供给曲线 预期价格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被引量:1
《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5期55-60,80,共7页冯金华 
本文认为,工资价格刚性问题是新凯恩斯主义的中心问题。依照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大体上可把这一流派分为三个主要支派,即名义则性学派、实际刚性学派和非刚性学派。本文对这三个支派的主要观点和相互关系作了较为系统、全面的介绍。文...
关键词: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者 价格刚性 菜单成本 经济学季刊 经济波动 不完全竞争 不完全信息 实际工资 价格调整 
西方宏观经济学的新发展被引量:1
《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3期64-69,80,共7页方福前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宏观经济学有了许多新发展。本文从货币理论、非均衡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三方面综述了这些发展,并对这些发展的原因作了分析,对一些新理论和新方法进行了评论。
关键词:西方宏观经济学 货币需求 实际工资 通货膨胀率 经济周期理论 菲利普斯曲线 凯恩斯主义者 非均衡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 收入弹性 
现代西方经济学讲座:第二讲 “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教学与研究》1986年第1期59-64,58,共7页高鸿业 吴易风 
一、“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传统庸俗经济学的宏观经济观点体系“古典”宏观经济模型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用语,指凯恩斯的《通论》(1936年)出版以前在资产阶级经济学界占统治地位的有关整个社会的就业、产量、价格水平、工资水平、储...
关键词:宏观经济模型 现代西方经济学 价格水平 实际工资 古典学派 就业量 凯恩斯 储蓄 货币数量 总需求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实际工资与劳动力价值被引量:1
《教学与研究》1982年第5期82-86,共5页顾学荣 
实际工资随劳动力价值物质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实际工资是货币工资所能购买到的实际的生活资料(包括服务)的数量,它的变化是与劳动力价值的物质内容,即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变化是相一致的。
关键词:劳动力价值 工人实际工资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生活资料 工人阶级 生产劳动力 资本主义生产 社会劳动生产率 马克思 资本家 
“实际工资”一解
《教学与研究》1982年第4期21-21,共1页余伟民 
马克思把资本主义工资区分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名义工资的概念是比较清楚的,简单地说,就是货币工资,即表现为货币的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实际工资的概念则容易引起误解,问题在于:把它理解为工人实际得到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即使用价值量)
关键词:实际工资 名义工资 劳动力价值 马克思 生活资料 使用价值量 货币工资 等价物 资本主义工资 国际价值 
帝国主义剥削加深的一些资料
《教学与研究》1981年第6期48-49,共2页史象春 樊素洁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人的实际工资有所提高,物质生活状况有所改善。但是,垄断资本阶级榨取的利润增长的更快。与垄断资本日益积累的庞大财富相比,与资产阶...
关键词:帝国主义国家 发展中国家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工人阶级 剥削 科学技术革命 实际工资 垄断资本 生活状况 资本主义经济 
问题讨论
《教学与研究》1962年第5期33-34,共2页卫兴华 曹序 
在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中,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是否一定要表现为工资的减少? 在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中,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可以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工资变动状况,而不一定表现为工资的减少。假定资本家依照劳动力的价值支付工资,实际工资减...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 相对剩余价值 实际工资 社会必要劳动 劳动力价值 劳动者 资本家 必要劳动时间 名义工资 劳动耗费 
近几年来关于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问题讨论简介
《教学与研究》1962年第5期37-39,48,共4页李成勋 
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阐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随着资本积累的扩大、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产业后备军的形成和增加,无产阶级的生活状况,不仅必然日益相对地下降,而且必然日...
关键词:资本主义制度 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 实际工资 资本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 无产阶级贫困化 工人 劳动力价值 客观规律 产业后备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