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模型

作品数:97被引量:22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莫尚丰张建伟郭孔辉丁海涛吴洽儿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华文教学与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副词“到底”的偏误语义地图模型研究被引量:5
《华文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1期1-8,37,共9页孟艳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研制和教学参考语法书系(多卷本)”(17ZDA307);2021年国际中文教育研究一般项目“‘直播一平台穿插式’互动协同实践与研究”(21YH18C)。
本文在语义地图连续性假说及语义地图模型理论框架下,提出“语义偏误概念相邻性”假说以及“偏误语义地图”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汉语二语学习者的习得情况分析,通过中介语和母语语料库语料对比,提出“底部空间”“位移”“种属”...
关键词:“到底” 语义地图 偏误语义地图模型 
从语义地图模型看新加坡华语的助动词“会”被引量:3
《华文教学与研究》2019年第1期83-95,共13页潘秋平 
Singapor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cademic Research Fund Tier 1(R-102-000-102-115)
本文在潘秋平(2018)的基础上,立足于情态概念空间,重新分析文献中所记载的新加坡华语的"会"的用例,并通过语法调查扩大语料范围,确定新加坡华语的"会"的不同语法功能。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探讨新加坡华语的"会"的可能来源和形成机制。
关键词: 助动词 新加坡华语 语义地图模型 
新加坡华语助动词“会”分析框架之建立被引量:2
《华文教学与研究》2018年第4期86-95,共10页潘秋平 
Singapor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cademic Research Fund Tier 1(编号R-102-000-102-115)的资助
本文旨在讨论如何分析新加坡华语的助动词——"会"。关于这个助动词,不少早期研究新加坡华语语法的学者虽已对它做了描写和分析,但迄今它的整体面貌仍不是很清楚。本文首先说明现有研究的局限,并引入语义地图模型(semantic map model)...
关键词:新加坡华语 助动词  语义地图模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