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洼型

作品数:25被引量:6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王伏泉王增润童玉明徐楚明欧阳成甫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南工业大学中南大学桂林冶金地质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矿产勘查》《黑龙江地质情报》《大自然探索》《大地构造与成矿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雪峰山西侧地带的地洼型造山-造盆作用被引量:11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2年第2期121-125,共5页王伏泉 梁新权 
中国科学院属九五重大课题---<壳体大地构造的演化与运动及其机制>(KZ-95-2-J1-007)的部分成果).
在晚三叠世前长期处于地台体制的雪峰山西侧地带,上三叠统和中-新生界的沉积相、物质成分、构造变动和地台构造层的构造变动反映,这里于地洼阶段发生了强烈的造山-造盆作用,造成了当今海拔反差达约千米的盆、山景观。这类地洼型造山-造...
关键词:雪峰山西侧地带 地洼 造山-造盆作用 
我国地洼型造山-造盆作用与硅藻土成矿被引量:5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1年第3期313-320,共8页木士春 汪灵 胡宝清 
湖南省中青年专家基金项目19960312;湖南省"九五"科技发展重点项目1998-750-14资助
本文从盆-山体系演化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地洼型造山-造盆作用与硅藻土成矿关系。研1)硅藻对成矿盆地表现出了一定的选择性,通常只有侧生或伴生型微型地洼盆地才2)地洼期盆-山耦合过程引起的气候效应对我国陆相硅藻土成矿起着积极;3)地洼...
关键词:硅藻土 地洼构造 造山-造盆作用 盆-山耦合 非金属成矿学 时空分布 
混合岩建造的大地构造类型及其对比被引量:1
《桂林工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52-57,共6页尹意求 
国家重点黄金地质科技攻关项目! (90 0 5 1- 0 5 (0 1) - 0 6 )资助
混合岩建造按其形成的不同大地构造环境 ,可划分为 2个大地构造类型 :地洼型混合岩建造和地台型混合岩建造。地洼型混合岩建造具有独特的大地构造属性 ,明显不同于地槽型混合岩建造 ,这主要表现在 :( 1 )产出于后地台块断造山带的大地...
关键词:混合岩建筑 地洼型 地槽型 鉴别标志 大地构造环境 
河南省地洼型造山运动与金矿成矿被引量:4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8年第4期301-308,共8页杨群周 彭省临 
河南省内地洼型造山经历了汇聚型到离散型的转换,造成早期断裂的重新活动,并引起燕山期重熔型花岗岩浆活动,控制了金矿成矿的时空分布(过渡际成矿作用),形成了45个Ⅳ级大地构造单元。金矿受层位控制明显,前地洼阶段的金矿化使金...
关键词:地洼学说 地洼型 造山运动 地穹 成矿 金矿床 
论地洼型砂岩铜、银矿床的成矿模式被引量:5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8年第2期170-176,共7页徐一仁 张素华 徐晓燕 
分析了构造、储矿砂体、地下水活动三个相关地质因素对砂岩铜、银矿床的控制作用,从而建立了以地下水活动为主导的地洼型砂岩铜、银成矿模式。根据构造和矿体特征,将其划分为两个亚模式-褶皱控制模式和断裂控制模式,并阐明了该模式...
关键词:铜矿床 银矿床 砂岩型矿床 成矿模式 
遥感地质技术在研究湘桂地洼型古岩溶中的应用及其找矿效果被引量:2
《铀矿地质》1996年第5期315-316,共2页王清河 
遥感地质技术在研究湘桂地洼型古岩溶中的应用及其找矿效果王清河(中南地质局230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11)湘桂地洼型古岩溶分两期:地洼初动期和地洼激烈期。在地洼初动期古岩溶沉积体中,有U,Mo,Cu,Ph,Zn,As...
关键词:遥感地质 古岩溶 找矿 地洼型岩溶 
湖南地洼型推覆构造特征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5年第2期15-18,共4页陈世益 
研究了湖南境内的二十多处形成于地洼发展阶段又独具特色的构造。地洼型推覆构造,将其与发育于地槽造山带的阿尔卑斯型推覆构造相区别,指出了该型构造是地洼构造的一种重要型式。
关键词:地洼型 推覆构造 推覆运动 大地构造 
地洼型沉积盆地地热演化及其油气藏形成的关系被引量:1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4年第3期273-274,共2页孙少华 刘顺生 
关键词:油气藏 地热演化 沉积盆地 矿化 
地洼型沉积盆地地热演化及其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
《矿床地质》1994年第S1期41-43,共3页孙少华 王璐 刘顺生 魏洲龄 
地洼型沉积盆地地热演化及其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孙少华,王璐,刘顺生,魏洲龄(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长沙430013)流经地表的热流是数种热源共同作用的结果。大陆地壳中两种最主要的热源来自于地幔冷却作用及其本身的...
关键词:油气藏形成 沉积盆地 热演化史 裂变径迹 构造层 大地构造 二连盆地 大地热流 烃源岩 岩石热导率 
湖南铜鼓塘铜(银)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模式
《矿产勘查》1994年第4期199-205,共7页岳东生 刘石年 黄满湘 胡祥昭 任荣恩 
铜鼓塘铜(银)矿床是一个隐伏富矿,主要形成于地洼期,具有控矿因素复杂、物质来源较多、多期多阶段成矿、成因类型多等特征,矿化类型有带状分布规律。笔者据该矿床的特征和矿化规律建立了找矿预测模式。
关键词:地洼型矿床 湖南铜鼓塘 铜矿 找矿预测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