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胃溃疡

作品数:439被引量:2009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吴靖芳周济远任君旭郑慧娥张静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北方学院张家口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针刺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针刺大鼠耳穴及体穴治疗实验性胃溃疡的疗效与肥大细胞的关系被引量:15
《针刺研究》2008年第3期159-163,共5页何俊娜 罗明富 郭莹 李翠红 张金铃 
科技部"973"资助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No30672719)
目的:研究针刺耳"胃"穴及体穴"足三里"治疗实验性胃溃疡过程中,穴区内肥大细胞(mastcells,MC)的分布和功能变化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正常成年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后2组首先在胃窦前壁肌层与浆膜...
关键词:胃溃疡 肥大细胞 脱颗粒 电针 耳“胃”穴 “足三里” 
电针“梁门”穴治疗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机理探讨被引量:18
《针刺研究》1999年第1期51-55,共5页黄国峰 汤德安 周桂桐 范英昌 
本文探讨了电针“梁门”穴治疗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机制。结果表明:电针能抑制胶元纤维的过度增生而利于溃疡的愈合;改变了病理状态下胃粘膜 PG含量,从而起到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升高胃组织的SOD含量以阻止胃粘膜组织的进一步...
关键词:电针 梁门穴 针灸疗法 胃溃疡 
艾灸和针刺对实验性胃溃疡大鼠NO含量的变化及L-NNA抑制作用的影响被引量:4
《针刺研究》1997年第3期177-179,共3页朱舜丽 许冠荪 陈全珠 孙勇 
In this paper, we analysed the changes of NO contents in serum and gastric mucosa in experimental ulcer rats treated by moxibustion, and observed its effect on L-NNA inhibition. The results showed:NO contents in gastr...
关键词:艾灸 针刺 实验性胃溃疡 L-NNA 
从针刺治疗大鼠实验性胃溃疡分析影响疗效的刺法因素被引量:15
《针刺研究》1995年第2期40-44,共5页符仲华 姜翼 杨传标 杨兆民 
本文以大鼠实验性胃溃疡为治疗对象,应用正交设计方法,以体重增量、溃疡面积、血浆SOD、LPO为指标,观察比较了针刺时间间隔、留针时间、操作方法、针具大小等四个刺法因素在针刺中的作用,得出了针刺时间间隔因素为最重要,针刺以隔...
关键词:胃溃疡 正交设计法 自由基 针刺疗法 
23.艾灸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被引量:6
《针刺研究》1992年第4期270-272,共3页乔雪峰 殷克敬 
临床资料表明,灸法对缓解胃溃疡症状,促进溃疡愈合有一定的作用。但在机理探讨方面研究甚少,陈演江等人报道了艾灸具有对抗应激性大鼠胃粘膜损伤的作用,间接地推测了这种作用与前列腺素(PG_s)有关,
关键词:艾灸 胃溃疡 大鼠 
昼夜节律对针刺抗实验性胃溃疡形成的影响被引量:3
《针刺研究》1992年第2期117-122,共6页程霞 
机体机能随时间变化的节律性影响着针刺效应的发挥已为众多实验证实。而昼夜节律究竟如何影响针刺效应,怎样利用其作用规律提高针刺疗效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
关键词:昼夜节律 针刺 胃溃疡 实验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