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量信道

作品数:8被引量:3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相关作者:许家栋李焱吴伟陵郭静波张璐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邮电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山西电子技术》《电讯技术》《通信学报》《国外科技新书评介》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空间——时间阵列通讯:矢量信道的估算与接收被引量:1
《国外科技新书评介》2008年第2期10-11,共2页胡光华 
国际电讯联盟(ITU)于1995年把它的3G移动无线电话系统标准重新命名为国际移动电讯2000(IMT-2000)。它的主要目标是拥有2Mbits/s的最大数据速率、较高的性能以及支持多媒体/语音/视频数据服务的能力。CDMA模式在这个协议中发挥了...
关键词:移动通讯系统 天线阵列 矢量信道 时间 空间 通用移动电信系统 下一代移动网络 无线电话系统 
矢量信道统计特性及仿真
《山西电子技术》2007年第4期3-4,共2页蒋新聪 申敏 
2004年国家"863"引导项目(2004AA001390)
研究了矢量信道在时域和空间域对信号的影响,即信号的快衰落特性。充分考虑了时延扩展,到达角,角度扩展,角度功率谱,多普勒效应等空域时域关键参数,并给出了仿真结果,对于研究矢量信道特性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矢量信道 角度扩展 角度功率谱 多谱勒效应 
一种空间信道模型的产生算法被引量:2
《系统仿真学报》2005年第4期950-953,共4页李焱 朱霞 许家栋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移动通信中多天线系统的空间信道模型产生方法。这种方法基于Jakes模型,同时考虑时延扩散、多普勒效应、以及波达方向、角度扩散等多种信道参数,直接生成空间信道模型。它具有计算复杂度低,信道模型产生简便的优点,而...
关键词:JAKES模型 瑞利衰落 角扩散 互相关 矢量信道 
智能天线中空时信道模型的分析与比较
《电讯技术》2005年第3期15-20,共6页赵亚男 张禄林 吴伟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172051);国家863计划项目(2001AA123016))
智能天线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空时信道模型在智能天线系统性能的评估中非常重要。文中对智能天线系统中常用的空时信道模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给出了每种模型的特点和每种模型所适用的具体情况。
关键词:智能天线 空时信道模型 矢量信道 分析比较 
多径条件下阵列天线相位关系分析被引量:2
《电波科学学报》2005年第1期128-131,共4页高晓滨 郝重阳 
针对多径条件下阵列天线阵元间的相位差,研究了散射体在发射台附近的 有直达路径、无直达路径以及远端强反射等传播方式下的相位关系计算模型,通过仿 真计算,分析了相位关系的统计特征。该计算模型可模拟多径环境下的矢量信道...
关键词:矢量信道 多径效应 相位模型 
基于移动端多天线系统的无线衰落信道模型被引量:19
《电波科学学报》2003年第6期712-716,共5页李焱 张璐 许家栋 
根据当前无线移动通信对多天线移动接收端性能仿真的要求 ,讨论并建立了适于空时信号处理的移动端矢量信道模型。通过分析无线移动信道特点 ,研究了影响接收信号幅度相位的诸多因素 ,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对随机参数选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无线移动通信 矢量信道 多径衰落 多普勒效应 JAKES模型 天线 
基于分层几何单反射原理的连续时间时变矢量信道模型被引量:5
《通信学报》2003年第6期106-112,共7页闫志刚 贺志强 杜志敏 吴伟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172051)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智能天线技术的新的基于分层几何单反射原理的连续时间时变矢量信道传播模型。在此基础上,直接从矢量信道冲击响应出发,得到了宽带连续时间无线信道数学模型,通过改变几何参数,可以仿真具有任意衰落特性的无线信道。*
关键词:天线阵列 无线信道模型 矢量信道 数学模型 
均匀圆阵中时空信道多径参数的估计方法被引量:3
《通信学报》2001年第2期15-20,共6页蒋伯峰 王文杰 殷勤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69872 0 2 9) ;国家"863"计划项目! ( 863- 317- 0 3- 0 1- 15- 99) ;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 !( 19990
本文给出了在矢量信道冲激响应 (VCIR)可以估计出来的前提下 ,一种基于信道参数矩阵法的二维方向角与相对时延的联合估计方法 ,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已知的信号码形信息 ,给出了一种无需进行搜索的闭式解 ,与基于多维MUSIC或多维ESPRIT的方...
关键词:智能天线 时空信道 多径参数 冲激响应 均匀圆阵 矢量信道 相对时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