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文化

作品数:339被引量:34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邓乔彬刘瑞璞宁稼雨江雅心符杰祥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华夏文化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商山四皓与秦岭隐士文化
《华夏文化》2018年第3期28-30,共3页刘闻诗 
西北大学研究生自主创新项目YZZ17072"西安丝绸之路历史文化资源调查研究"研究成果
商山“四皓”,系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用里先生之总称,此四人皆为秦之名士,学富五车,德行高尚,为人所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崩于第五次东巡途中,胡亥勾结李斯、赵高等人矫诏赐死公子扶苏,登基称帝,是为秦二世。
关键词:隐士文化 秦岭 四皓 公元前 秦始皇 秦二世 名士 李斯 
士与士文化被引量:2
《华夏文化》2014年第4期4-6,共3页俞水生 
作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就有较为明确的社会分工意识,开始把人大致分为士农工商四类,但其次序历代有所不同。《管子·小匡》日:“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石指柱础。《春秋谷梁传》成公元年曰:“古者...
关键词:士文化 《春秋谷梁传》 士农工商 四大文明古国 春秋时期 《日知录》 社会分工 顾炎武 
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被引量:2
《华夏文化》1998年第3期47-48,共2页钟湘鸿 
作为中国主体文化的对应与补充,隐士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自有其独特之处。隐士是士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仕”相对峙而存在,是指那些清高孤介、洁身自爱、知命达理、视富贵如粪土的隐居者,也称为高士、处士、逸士、幽人、逸民、隐者、隐...
关键词:中国古代 隐士文化 隐逸之风 独立意识 《庄子·逍遥游》 明清时期 《天问》等 社会各阶层 秦汉时期 起源与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