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族

作品数:1129被引量:1395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永平刘军宁稼雨范兆飞李磊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中国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初欲学唐虞事 九品中正制与士族崛起
《国家人文历史》2024年第23期40-47,共8页吴昊 
中国古代的选材任官之法大体经历四个发展阶段,即先秦时期的“乡举里选”,主要由公室与私室养士,非制度化选举人才;汉代则推行察举制,第一次将“选任之法”制度化;魏晋南北朝则普遍采取“九品中正制”。自隋唐以降,科举制一统天下。
关键词:九品中正制 乡举里选 魏晋南北朝 察举制 非制度化 科举制 
雨燕
《格言(校园版)》2024年第32期46-49,共4页钟欢 施奇静 孙诗易 春田(绘制) 谭希光(绘制) 
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听我讲诗词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士族的聚居区,会聚了很多人才。唐代诗人刘禹锡到此地怀古,那时六朝古都的景色已不存在,朱雀桥边的野草开出了花,在夕...
关键词:刘禹锡 乌衣巷 六朝古都 唐代诗人 朱雀桥 高门士族 聚居区 野草 
魏晋山水诗体系的形成及陶渊明的贡献
《中国典籍与文化》2024年第5期20-33,共14页张一南 
山水诗在古人的认知中分为不同类型,各类型的发展历程是各自独立的,对山水诗做出了不同贡献。公宴诗始于建安,后蜕变为祖饯诗,并孕育了游览诗,为山水诗贡献了士族的疏离姿态。游仙诗和招隐诗于太康与山水结合,随即衰落,其贡献的“清新...
关键词:昭明文选 山水诗 陶渊明 士族 
齐梁士人群体“请托代笔”风气与“笔”的文学地位提升
《文学研究文摘》2023年第4期49-50,共2页李易特 
“有韵为文,无韵为笔”的“文笔之辨”形成于刘宋时期,以书表移诏敕等公文书为主的“笔”的地位在南朝大幅提升,最终呈现出文笔并重的局面。已有不少学者从政治这一最根本的层面探讨了“笔”的地位提升及其原因,然“笔”的文学地位与“...
关键词:文笔之辨 齐梁 文学观念 士族社会 公文书 刘宋时期 士人群体 地位提升 
论四位学者探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相关观点及研究方法的比较
《科学咨询》2023年第15期100-102,共3页刘安彤 
本文通过介绍唐长孺、胡如雷、韩昇、严耀中这四位学者各自文章中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的观点,并加以对比,探究这四篇文章在观点上的异同以及有无相互启发和一脉相承的内容,并讨论四位学者在研究方法上有何特色。
关键词:门阀士族 九品中正制 礼法门风 乡村权力根基 成本因素 
“竹林名士”王戎的多面人生
《幽默与笑话》2023年第4期42-44,共3页邱俊霖 
王戎,字冲,琅郡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出自魏晋高门士族琅王氏,是“竹林七贤”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如今,人们对他的了解多半源自“不取道旁李”的故事,其实,那只是他多彩人生的一个侧面而已。
关键词:竹林七贤 竹林名士 山东省临沂市 王戎 高门士族 临沂县 诸葛村 白沙埠镇 
门阀士族是怎么消失的
《领导文萃》2023年第6期97-100,共4页温伯陵 
01纵横魏、晋、隋、唐的门阀士族到底是怎么消失的?很多人都说:因为有了科举制啊。其实不是。隋唐时期依然是正儿八经的士族社会,寒门能通过科举制出人头地的寥寥无几,即便是“漏网之鱼”也会被人看不起。写“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关键词: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门阀士族 士族社会 科举制 早年间 出人头地 唐玄宗 
寻访福州古迹
《老同志之友(上半月)》2023年第2期46-46,共1页吕雪萱 
听说福州“三坊七巷”是中国里坊制度的活古迹,我们一到福州,就迫不及待地去参观。三坊七巷是西边三坊、东边七巷和中轴一条南后街的古代社区,其格局在唐朝末期开始形成,明清时发展到鼎盛。许多明清的达官显要和文儒名士都曾在此居住。...
关键词:粉墙黛瓦 三坊七巷 里坊制度 北洋海军 沈葆桢 高门士族 古迹 故居 
南北朝时期及隋唐之际入北河东士族之境遇及其影响——以南迁北归的河东柳氏为主要考察对象
《新乡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33-37,共5页高胜利 
2022年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支持引进高层次人才研究专项项目(qnsyrc202202)。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积极效仿南朝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与文化建设,汲取南朝文物典制与社会文化风尚,此项政策一直持续到北魏宣武、孝明帝时期达到高潮,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任用由南入北的士族人物。南迁北归的河东柳氏宗族人物作为一...
关键词:北魏 河东柳氏 境遇 文化交流 
人口迁移流动视角下的文学与地域文化研究——评《文学与地域文化变迁》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2年第6期140-141,共2页陶新民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人的到来也影响和塑造着一方水土的文化面貌。人的迁移成为一个时期文学现象和地域文化变迁的重要因素。《文学与地域文化变迁》一书以“变迁”“变动”为主题,系统考察了人口迁移流动对一时之文学、一地之文化产生...
关键词:地域文化 人口迁移 士族南迁 唐宋古文运动 文学商品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