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主义

作品数:82被引量:15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朱彦明郝苑贾向桐董立河胡瑞斌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江苏社会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庄子》“小大之辩”的三种理解取向及其价值化机制被引量:7
《江苏社会科学》2019年第5期176-184,260,共10页陈赟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计划(201701070005E00053);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项目;华东师范大学青年跨学科创新团队项目阶段性成果
通过鲲鹏与蜩鸠、鲲鹏与斥鷃对照而生发的“小大之辩”,在《庄子·逍遥游》中具有结构性意义,对之已经形成了三种主导的诠释取向,即小不如大,小大同抑,小大同扬。但对“小大之辩”的诠释取向,与其说是在事实层面毋宁说是在价值层面展开...
关键词:《庄子·逍遥游》 "小大之辩" 价值化机制 视角主义 
叔本华与尼采伦理学中的视角主义、相互性及同情本能被引量:2
《江苏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136-142,共7页王嘉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罗尔斯理性主义伦理学方法批判研究"(15ZXB004)阶段性成果
叔本华与尼采在道德观上的基本诉求可以说是正相反。前者认为道德主体对包括弱者在内的他人利益的关切或同情是道德唯一合法的动机,而后者则主张摈除以同情、怜悯、宽恕为特征的奴隶道德,代之以征服、压迫、索取为特征的主人道德。叔本...
关键词:视角主义 相互性 同情本能 利己 利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