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因子

作品数:996被引量:7538H指数:4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余斌汤国安杨勤科张宏鸣陈楠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生态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植被时空变化及其地形分异被引量:2
《生态学报》2024年第20期9081-9093,共13页沈文婕 康宇杰 张晓凡 刘延国 周晓慧 李景吉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307)。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和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区域地形复杂多变、植被类型多样,探究植被时空动态特征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对科学指导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与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数据,运用The...
关键词:增强型植被指数 时空变化 地形因子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 
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土壤有效磷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时空演变特征被引量:5
《生态学报》2023年第12期5027-5037,共11页杨光 李兆国 石炳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0644);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H2021C011)。
野火是大兴安岭活跃的生态干扰因子,显著影响火烧迹地土壤有效磷(AP,Available Phosphorus)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MBP,Microbial Biomass Phosphorus),本文旨在了解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AP、MBP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两者间...
关键词:火烧迹地 地形因子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 土壤有效磷 时空演变特征 
木论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林木本植物萌生特征被引量:5
《生态学报》2021年第15期6182-6190,共9页鲁梦珍 杜虎 宋同清 彭晚霞 刘坤平 苏樑 曾馥平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桂科AB17129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0495,31971487);河池市特聘专家项目。
萌生更新是植物进行自我更新的重要方式之一。为了阐明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林植物的萌生特征,基于木论25 hm2动态监测样地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木本植物萌生更新数量特征、不同生活型植物萌生能力的差异、萌生能力与地形因子和萌生能力与物...
关键词:萌生更新 生活型 生物多样性 地形因子 喀斯特生态系统 
贵州省后寨河小流域地形因子、人为干扰与石漠化定量研究被引量:6
《生态学报》2019年第19期7087-7096,共10页白云星 周运超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3CB956702);贵州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GNYL[2017]007);贵州省“百层次”培养计划(QKHRC-2015-4022)
为定量研究喀斯特区域地形因子、人为干扰和石漠化之间的关系。基于网格法和实地观测,建立后寨河流域石漠化信息数据库并分析。结果表明:后寨河流域石漠化面积为14.43 km2,不同利用类型石漠化面积呈以下规律:荒地>坡耕地>乔木林地>耕地...
关键词:喀斯特小流域 石漠化 土地利用 影响因素 
长江源区沙化高寒草地植被群落特征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被引量:22
《生态学报》2019年第3期1030-1040,共11页赵鹏 屈建军 徐先英 唐进年 韩庆杰 谢胜波 王涛 赖俊华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504804);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20150440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6B0203);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人才基金(201845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4M560817;2015T81069);兰新高铁特大风区风沙灾害防治技术(HHS-TSS-STS-1504);甘肃省青年科学基金(1606RJYA311)
草地沙化与植物群落演替关系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的维持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长江源区七渡口沙化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地形因子调查数据,运用数量分类与排序等方法,探究了沙化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及...
关键词:长江源区 沙化 高寒草地 群落特征 微地貌 
地形与竞争因子对红松胸径与年龄关系的影响被引量:20
《生态学报》2016年第20期6487-6495,共9页杨惠滨 国庆喜 
东北温带针阔混交林区生物多样性调查(2012FY112000)
森林年龄结构一直是森林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胸径指标间接推测树木年龄是获得森林年龄结构的有效手段。基于黑龙江省小兴安岭林区156株成熟红松解析木数据,分析成熟红松个体胸径与年龄之间关系,探讨地形与竞争因子对红松胸径...
关键词:胸径 年龄 竞争 地形因子 红松 
黄土区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与地形因子对植被恢复的影响被引量:35
《生态学报》2016年第16期5098-5108,共11页王洪丹 王金满 曹银贵 卢元清 秦倩 王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528)
在脆弱的生态环境改善和恢复过程中,植被恢复与重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黄土露天煤矿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认识矿区损毁土地植被恢复与地形、土壤因子之间的作用规律对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改善至关重要。为此,选择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
关键词:土地复垦 植被恢复 降趋势对应分析 冗余分析 黄土区 
南宁市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地形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5
《生态学报》2016年第13期4074-4080,共7页范晓晖 王德彩 孙孝林 阳景阳 王会利 邓小军 黄智刚 唐健 
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41201216);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项目
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地形因子的关系还不明确,且当前的研究较少地关注复合地形因子,对两者的线性和非线性关系强度的对比研究也较少。以南宁市高峰林场中的桉树人工林地为研究区,采用条件拉丁超立方抽样法布设采样点,通过建立数...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密度 地形因子 桉树人工林 
秦岭南坡红桦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影响因素被引量:14
《生态学报》2016年第4期1030-1039,共10页唐朋辉 党坤良 王连贺 马俊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204502)
以秦岭南坡红桦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标准地调查法获得林分、地形、土壤相关数据,分析红桦林土壤有机碳密度(SOCD)分异特征及其与林分因子和地形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秦岭南坡红桦林土壤有机碳密度总体均值为(69.02±12.90)t/hm2,原始...
关键词:秦岭南坡 红桦林 土壤有机碳密度 地形因子 林分因子 
长白山不同演替阶段森林植物功能性状及其与地形因子间的关系被引量:59
《生态学报》2014年第20期5915-5924,共10页胡耀升 么旭阳 刘艳红 
国家"十二五"林业科技支撑项目(2012BAC01B03-3)
植物功能性状是近年来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不同种群功能性状的差异决定竞争优势,导致群落结构和性质发生改变,进而演替。以长白山森林演替过程中4个阶段的典型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长白山地区森林不同层次优势种的茎叶功能性状之间的关...
关键词:长白山森林类型 演替阶段 功能性状 地形因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