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少阳三焦经

作品数:98被引量:8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范德辉戴幸平王丽欧阳厚淦张伦青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南大学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针灸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同名经相应取穴治疗肩周炎25例
《中国针灸》2008年第S1期101-101,共1页陶志平 
笔者近年来采用同名经相应取穴治疗肩周炎2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治疗肩周炎25例,男7例,女18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55岁;病程最短10天,最长3年。2治疗方法取穴:患部肩关节对侧下肢穴位髀关、承扶、环跳。
关键词:肩周炎 肩关节疼痛 取穴 治疗时间 捻转 同名 平补平泻 手太阳小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法 
关于穴位名称中“臑”的读音被引量:2
《中国针灸》2006年第8期609-610,共2页张德英 李文丽 
关键词:穴位名称 读音 手阳明大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高等医药院校 针灸学 十四经 教材 
经络辨证临证三辨
《中国针灸》2004年第z1期32-33,共2页覃茂林 
  经络辨证在针灸临床有其重要的作用,虽然诊断的手段不断拓展,但经络辨证依然是辨证施治的依据之一.笔者临证诊察经络变化,注重"三辨",即一辨原穴,二辨背俞,三辨经络方向及位置,略有感获,书之以就正于同道.……
关键词:经络辨证 针灸临床 临证 背俞穴 背俞 原穴 五腧穴 针刺 三辨 手少阳三焦经 少阳经 
八脉交会穴临床应用
《中国针灸》2000年第S1期39-39,共1页高焰 
八脉交会穴是金元时代窦汉卿得于宋子华之手,又称"窦氏八穴",也就是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气相通的八个腧穴。它是目前常用临床特定穴的重要组成部分。八脉交会穴的主要内容是:公孙通过足太阴脾经入腹会于关元,与冲脉相通;内关通过手厥...
关键词:八脉交会穴 临床应用 重要组成部分 奇经八脉 手厥阴心包经 手太阳小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阴脾经 特定穴 
内关穴位注射治疗妊娠剧吐50例疗效观察
《中国针灸》1995年第S2期128-128,共1页聂荣华 范明非 
内关穴位注射治疗妊娠剧吐50例疗效观察聂荣华,范明非(山西省忻州地区人民医院,034000)妊娠剧吐是妊娠早期最常见的症侯,多见于精神紧张而敏感的孕妇。祖国医学谓之“恶阻”,认为冲脉之气上逆,胃失和降乃其发病之机理。...
关键词:妊娠剧吐 疗效观察 穴位注射治疗 内关穴 维生素B 忻州地区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临床观察 临床应用 
中渚穴的临床运用
《中国针灸》1995年第S2期191-191,共1页王为龙 
中渚穴的临床运用王为龙(云南省通海县中医院针灸科,652700)中渚穴属手少阳三焦经输木穴,三焦属相火,按五行木生火,故中诸穴为三焦经母穴。《难经》:“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可知三焦是人体元气运行之路径...
关键词:中渚穴 临床运用 云南省 手少阳三焦经 通海县 尺神经损伤 临床治疗 耳鸣耳聋 《难经》 三阴交 
针刺治疗急性结膜炎63例疗效观察
《中国针灸》1995年第S2期120-120,共1页侯洪妍 
针刺治疗急性结膜炎63例疗效观察侯洪妍(山东烟台芝罘医院,264000)急性结膜炎,又称红眼病。笔者采用针刺治疗该病63例,效果明显。1一般资料63例患者中,男34例,女29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70岁。2治疗方法针...
关键词:针刺治疗 急性结膜炎 疗效观察 内睛明穴 手少阳三焦经 山东烟台 足少阳胆经 “红眼病” 清热散风 风池穴 
针刺推拿治疗肩周炎200例
《中国针灸》1995年第S2期104-104,共1页杨同华 胡长海 齐瑞红 
针刺推拿治疗肩周炎200例杨同华,胡长海,齐瑞红(牡丹江林管局中心医院)肩周炎为临床常见病,临床表现主要是肩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病程长者更有肩周肌肉萎缩,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笔者自1983年运用针刺、推拿治...
关键词:针刺推拿治疗 肩周炎 辅助运动 肩关节 手少阳三焦经 中老年人 手太阳小肠经 治疗作用 辅助手法 角孙穴 
针刺内关、支沟治疗心绞痛52例被引量:2
《中国针灸》1995年第S1期8-8,共1页王吉珍 
针刺内关、支沟治疗心绞痛52例王吉珍(河北省食品进出口公司医务室,050072)1一般资料52例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41~50岁26例,51~60岁13例,61岁以上13例。2治疗方法2.1取穴主穴为内关,配...
关键词:心绞痛 内关穴 支沟穴 疗效观察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心前区 进出口公司 气滞血瘀 上肢内侧 
手少阳三焦经主要穴位与周围神经关系的局部解剖研究被引量:12
《中国针灸》1987年第3期25-29,共5页胡佩儒 赵志远 
近年来我国科学工作者们对经络及针灸穴位实质的形态学方面的研究,曾作了大量的工作。最近在国外有人提出不应忽视在针灸穴位下面存在着大量的皮神经这一问题。根据生理学方面的研究,经络的功能基本与神经的功能相近似。
关键词:穴位 手少阳三焦经 背侧 少阳经 神经分布 皮神经 局部解剖 周围神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