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初至波

作品数:13被引量:7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张建中潘英杰张一鸣马飞徐涛更多>>
相关机构:长安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石油物探》《计算物理》《现代地质》《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结合U-net与FPN的地震初至波拾取算法
《测绘地理信息》2024年第1期82-87,共6页何彬 周云耀 吕永清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和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IS201956313)。
精确识别初至波以及拾取地震初至波初至时间对于地震的精确定位、地震孕震机制的解释、地震预警等都具有很大的意义。单纯地依靠地震学专家进行分析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本文将U-net模型编码、解码语义分割的思想与特征图金字塔网络...
关键词:初至波拾取 U-net FPN 
基于FCM聚类模型约束的二维初至旅行时反演被引量:3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23年第5期1115-1123,共9页刘佳成 张志勇 周钦渊 李曼 李红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浅地表可控场源电磁法多参数勘探研究”(42164008)和“基于A-φ势三维CSEM高阶自适应有限元正演”(42004061)联合资助
最小结构模型约束正则化二维地震初至旅行时反演中存在模型边界刻画不清的问题,尤其是地质体内射线分布稀疏的情况下,反演效果不理想。为此,引入模糊C均值(FCM)聚类模型约束函数,旨在提高反演结果对模型边界的成像精度。该约束项将先验...
关键词:地震初至波旅行时成像 模糊C 均值聚类 正则化反演 监督学习 
基于深度残差网络的初至拾取软件开发被引量:4
《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2019年第1期13-16,共4页王君 帅威 龚莉 恽春华 李雪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下属的课题三:“陆上宽频高密度地震勘探配套技术(2017ZX05018-003)资助
基于残差的优化卷积神经网络—深度残差网络(ResNet)能够对图像进行有效的识别分类。将深度残差网络应用于地震数据的初至识别,借助Hadoop分布式批处理计算系统和TensorFlow人工智能学习平台开发了基于残差网络深度学习的初至波自动拾...
关键词:深度残差网络 地震初至波 自动拾取 训练和验证 
基于空变时窗约束的地震初至波自动拾取
《能源技术与管理》2018年第3期153-156,共4页董蕊静 李虎 
目前地震初至波自动拾取是在初至波可能出现的所有时窗内搜索初至波,但是大时窗搜索不仅使地震初至波拾取效率降低,还导致在拾取过程中将一些异常点错定义为初至波。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基于空变时窗约束的地震初至波自动拾取方法,根...
关键词:空变时窗约束 AIC 初至波拾取 
三维VSP地震初至波走时层析成像研究被引量:4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3期266-272,共7页黄光南 邓居智 李红星 李泽林 张华 王安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04095;41104073;41004048;41364004;41104074;4130409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B04B0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24-001-0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内部多尺度成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基金(SMIL-2015-10);江西省教育厅基金(GJJ14476);东华理工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DHBK2013212)
在油气田勘探开发阶段,VSP(垂直地震剖面)作为一种精细勘探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三维VSP地震初至波走时层析成像可以直接得到地层速度模型。它结合了三维VSP地震射线追踪算法和数学反演算法,它能够实现对地下地层速度模型进行重构,速度...
关键词:垂直地震剖面 高斯噪声 射线追踪 地震层析成像 
利用断层首波分析2010年玉树M_W6.9地震断裂带的速度差异特征
《国际地震动态》2015年第9期6-6,共1页杨微 彭志刚 王宝善 李泽峰 袁松湧 
断层首波是在断裂带两侧介质的地震波速度存在差异,在地震波速度较慢一侧的台站可记录到比直达体波优先到达的初至波。目前,断层首波主要在板块边界附近的断裂带观测到,但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但由于断层首波的存在,对地震初至波识...
关键词:地震断裂带 速度差异 震源特征 断层 震源破裂过程 地震波速度 地震初至波 玉树 
斜井地震初至波走时层析试验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621-627,共7页张新蕊 刘元会 马德堂 付翠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11zx05024-001-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CHD2012TD015)
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是井间地震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地面地震勘探特别是在海上地震勘探中,斜井居多,因此,文章针对斜井层析成像的特点,先介绍了旅行时层析反演的基本原理,再根据Lanczos方法和QR分解算法详细推导了带阻尼的LSQR反演方法...
关键词:斜井地震 层析成像 LTI 阻尼LSQR 速度模型 
地震初至波速度层析反演在多金属矿探测中的应用被引量:5
《现代地质》2012年第6期1218-1224,共7页李建国 赵斌 孙少伟 周新鹏 孙渊 宋立芳 黄琴 项彪 肖昆 
国土资源部"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之子课题"南岭于都-赣县矿集区立体探测技术与深部成矿预测示范"(201011048)
多金属矿区由于含矿岩体结构与岩性的特殊性,地震反射波法一般应用效果较差。利用地面长排列接收到的初至波场信息建立初始速度模型,针对复杂地表和介质条件下,利用旅行时线性插值射线追踪方法(LTI方法)进行的初至波射线追踪正演模拟以...
关键词:多金属矿区 地震剖面 速度层析反演 岩体 
计算地震初至波视出射角方法被引量:6
《西北地震学报》2010年第1期11-15,共5页何斌 张元生 李稳 
国家自然基金(40874029);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论著编号:LC2010009
在理论上证明了使用地震初至波位移、速度或加速度记录资料在时间域或频率域计算视出射角,使视出射角计算不受位移记录及时间域限制。在干扰信号频率段与有效信号频率段存在差异时分别在时间域和频率域进行了视出射角计算,结果表明在频...
关键词:地震初至波 视出射角 优势频率 时间域 频率域 
用变换时窗统计能量比法拾取地震初至波被引量:15
《物探与化探》2009年第2期178-180,共3页张伟 王海 李洪臣 王彦春 段云卿 
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2001AA602018)
基于地震道时窗属性特征,对地震波初至拾取能量比法进行系统的研究,比较了固定、滑动和变换时窗能量比法的原理及应用效果。研究表明,固定和滑动时窗能量比法的处理效果较差,在拾取过程中对某些特殊点的处理上存在较大的误差;而采用变...
关键词:能量比 拾取 地震初至波 变换时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