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损河岸

作品数:13被引量:12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杨海军封福记于智勇赵亚楠王德利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东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长春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更多>>
相关期刊:《生态学杂志》《北京林业大学学报》《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生态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喀斯特地貌下受损河岸生态系统的修复技术探究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年第34期33-34,共2页田丹 方小宁 石正驰 唐文玲 张友 杨李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创新团队(铜职院发〔2017〕75号);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铜职院发〔2017〕75号)
人口数量不断的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户外活动日益频繁,使得河流生态系统受到了巨大影响,尤其是河岸植被产生的生态功能下降,景观效应下滑。我国西南地区是喀斯特地貌的集中地区,地处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上游,该地区的水质情况对...
关键词:生态系统生态学 喀斯特地貌 受损河岸 生态系统修复 
重庆市桃花溪受损河岸植被恢复初期物种多样性变化及其对土壤环境效应的影响被引量:3
《水土保持研究》2011年第4期126-131,共6页孟凡超 王玉杰 赵占军 赵洋毅 雷声坤 
国家林业局“948”城市河流生态系统的森林生物工程修复技术项目(2007-4-14)
重庆市长寿区桃花溪由于人为干扰部分河岸受损,河岸植被破坏严重,经过生态治理修复,植被恢复效果良好。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并结合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探讨了修复河岸初期各护坡模式下的植物多样性及其对土壤容重、毛...
关键词:桃花溪河岸 河岸修复模式 植物多样性 土壤环境效应 
受损河岸生态修复工程的土壤生物学评价被引量:19
《应用生态学报》2008年第6期1374-1380,共7页张宇博 杨海军 王德利 肖志坚 韩吉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770416)
为探索受损河岸生态修复的理论与技术,以修复4年的河岸生态修复工程为研究对象,从土壤生物学角度评价了人工构建的河岸生境缀块对受损河岸生态系统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经过4年的恢复,修复区土壤中各种微生物的数量明显高于对照区;修复...
关键词:受损河岸 生态修复 土壤生物学 评价 
污染河流的生物修复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第9期73-73,共1页时国栋 李霞 
经济发展导致许多环境问题,河流污染越来越严重。针对河流污染的特点和环境问题以及生物修复技术和传统治理技术的比较,提出采用生物修复技术治理污染河流的优越性。着重分析了生物修复技术在富营养化河流和河流底泥中的应用。
关键词:污染河流 生物修复 富营养化 受损河岸 河流底泥 
人工生境缀块对受损河岸生态系统的修复作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123-128,共6页孙刚 杨海军 余新晓 胡良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280);日本住友财团基金(038013)
利用生态工程学方法,在长春市西小沿子河研究了人工生境缀块对受损河岸生态系统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实验区经过人工生态修复和近4年的自然演替,新增加了3个草本植物种,植物群落结构得到优化,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乔-灌-草群落结构,植被覆...
关键词:受损河岸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 人工生境缀块 修复 
亚热带城市水源地受损河岸植物群落修复方法研究被引量:2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40-45,共6页闫德千 刘国经 杨海军 何松云 林斌 李永祥 
深圳市水务局西丽水库管理处委托项目(20040716);日本住友财团基金(038013)
为探索河流生态修复的理论和技术,该文采用生态工程原理与技术研究了亚热带城市水源地受损河岸植物群落的修复方法,以植物种类组成、盖度、生物多样性为指标对修复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构建后的实验河段经过2年(亚热带生长季远长于...
关键词:亚热带 水源地 受损河岸 生态工程 修复方法 
用芦苇恢复受损河岸生态系统的工程化方法被引量:24
《生态学杂志》2005年第2期214-216,共3页杨海军 张化永 赵亚楠 封福记 于智勇 
日本住友财团 (0 3 80 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 0 3 70 2 80 )。
我国中小河流的护岸工程只考虑工程的耐久性多采用混凝土护岸 ,忽略了河流的生态功能 ,破坏了河流的各种生态过程 ,导致河流污染严重 ,生态作用越来越小。本研究提出一种用芦苇恢复受损河岸的工程化方法 ,以解决恢复受损河岸时成本高 ,...
关键词:受损河岸生态系统恢复 芦苇 工程化方法 
受损河岸芦苇群落的生态恢复实验
《东北水利水电》2004年第7期37-39,共3页杨海军 赵亚楠 封福记 于智勇 
自然科学基金(30370280);日本住友财团(038013)资助项目。
我国中小河流两岸自生的芦苇群落由于人类活动的严重干扰、农村的城市化和河岸的混凝土化,导致芦苇自然群落大面积减少,其具有的净化水质等环境保护作用在丧失。本研究提出一种用芦苇恢复受损河岸的工程化方法,能够更容易恢复浅水带和...
关键词:受损河岸生态系统 芦苇群落 工程化方法 生态恢复 
受损河岸生态修复技术被引量:8
《东北水利水电》2004年第6期51-53,共3页杨海军 封福记 赵亚楠 于智勇 
我国中小河流的护岸工程只考虑工程的耐久性多采用混凝土护岸的基本模式,忽视河流的生态功能,破坏了河流的各种生态过程,导致河流污染严重,生态作用越来越小。本文提出了基于生物多样化保护的受损河岸生态修复技术及其评价指标。
关键词:护岸工程 生态设计 生态修复 
受损河岸生态系统修复研究进展被引量:48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1期95-100,共6页杨海军 内田泰三 盛连喜 王德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37028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3033386);日本学术振兴会及留学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基于传统水利工程设计理念修建的河流护岸工程只考虑工程的耐久性及施工的方便性而使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材料,忽略了河流的生态功能,从而破坏了河流的各种生态过程,导致河流污染严重,生态作用越来越小.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受损河岸生...
关键词:受损河岸生态系统 生态设计 生态修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