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声

作品数:112被引量:352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沈明贺巍张光明秋谷裕幸王志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山西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汉语“鼻”字读音来源及相关问题
《励耘语言学刊》2021年第2期73-84,共12页徐朝东 
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元明清民国时期官话语音语料库平台建设与研究”(I7ZDA304);北京市社科项重点项目“明清民国三代北京地区方志中方音研究”(16YYA004)阶段性成果感。
汉语“鼻”有平、去、入三个声调,去声为文献记载的读音;平声出现于唐五代时期的音译词“阿鼻”;“鼻”在闽粤客赣湘徽等南方方言中读去声为主;吴语、江淮与西南官话中读入声;北方官话大部分地区读阳平;晋语读入声调。上古以后“鼻”入...
关键词:汉语“鼻”字音 平声、去声、入声调 读音历史 舒声促化 
晋东南晋语的舒声促化现象被引量:1
《吕梁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12-20,共9页王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YY198);山西省社科联重点项目(SSKLZDKT2017124)
参照《方言调查字表》酌选出2404个常用舒声字,对其在晋东南晋语16个方言中的读音情况作了全面、详细的调查,发现晋东南晋语入声舒化字比例大,舒声促化字比例小。舒声字促化后声母一般不发生变化,韵母和声调都要发生变化。
关键词:晋东南晋语 舒声 促化 
汉语方言江宕摄舒声开口非知二庄组字的合口化现象及其启示被引量:1
《语言学论丛》2017年第1期173-194,共22页王为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6AYY010);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2015T80235);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2014M550150);“山西省留学回国人员科研资助项目”(2014-006);“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2015058003)的资助
汉语方言江宕摄舒声开口非知二庄组字的合口化现象表明,江宕摄舒声开口字的合口化现象不仅涉及二三等字,也包含宕摄开口一等字,这与江宕摄入声开口字的合口化现象具有相似性,是r介音说无法解释的。江宕摄主元音的后圆唇性是其开口字发...
关键词:江宕摄 合口化 后圆唇元音 知庄章 
舒声促化:粤语恩平沙湖话的一种小称形式被引量:2
《语言研究》2015年第4期55-58,共4页曾建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粤;闽;客诸方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与研究"(13AYY001)
四邑方言部分名词或名词性成分存在几种不同形式的变调,或为曲折调,或为升调,或为低降调。该粤语次方言的恩平沙湖话中,少数来源于古阳声韵的名词或名词性成分的低降变调进一步促化读同入声韵。低降调的起点本来就低,又有降势,整个音节...
关键词:恩平沙湖话 变调 舒声促化 小称形式 
明孤抄本《辨音纂要》正读声调考被引量:1
《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9期164-171,共8页邸宏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YY098);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2B287);长春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0〕204号)
《辨音纂要》是明代的孤抄本韵书,共收录7909条韵字,属于多重音系叠加性质的韵书,其所引音韵文献是汉语音韵学史上的稀有资料,在语言学及文献学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理清《辨音纂要》正读的语音系统对研究这部孤抄本韵书的性质意义...
关键词:《辨音纂要》 正读 声调 舒声 入声 
临高语第二调在海口石山方言中的促化被引量:5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34-39,共6页辛世彪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海南临高语比较研究"(07BYY059)
海口石山方言属于侗台语族临高语东部方言群。石山方言最大的特点是临高语第2调的字单念及在后字位置时发生促化,韵尾也变为相应的-p-、t-、k和-尾,但在前字位置则不促化,且有连读变调。从1892年英国人庄延龄的记录来看,第2调的促化在...
关键词:舒声促化 海口石山方言 临高语 侗台语 
秦晋之交南部方言宕摄舒声字白读音的层次被引量:8
《语言研究》2004年第2期22-28,共7页张维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秦晋两省黄河沿岸方言的现状与历史研究"(028YY006)
秦晋之交南部方言分别属于中原官话区的关中片和汾河片,但从宕摄舒声白读音特点来看,二者却比较一致,鼻韵尾脱落,与相应的入声韵和果摄合流。本文把分属两个方言片的秦晋之交南部方言作为一个整体考察,分析宕摄文白读差异和白读音产生...
关键词:白读音 宕摄 时代层次 语音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