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声促化

作品数:37被引量:14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张光明王志勇贺巍邢向东李小平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河北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山西青年》《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历史语言学研究》《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研究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词头“阿”音读流变考被引量:1
《语文研究》2024年第2期11-21,共11页郑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面向上古汉语知识库的出土文献词汇语法研究”(项目编号:22JJD740003)的资助。
词头“阿”兴起于汉代,最初为阴声韵平声。魏晋以后“阿”词头的用法开始盛行,从唐宋格律诗的平仄规律和宋元时期的音注材料可以推知,中古的词头“阿”读为入声。结合历史文献和现代汉语方言材料,文章推测是“阿某”作为称谓名词的双音...
关键词:词头  入声 舒声促化 音读流变 
再论“鼻”字入声的来源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3年第2期247-267,共21页陈思捷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汉至唐朝出土文献汉语用字研究”(21&ZD295)的阶段性成果
不少现代方言中“鼻”的读音来源于入声,但中古韵书却无相应记载。关于其来源问题,目前的“上古遗留说”和“舒声促化说”均有不足。本文在此基础上展开进一步讨论,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鼻”的入声并非源自上古,而是唐代以来促化音变...
关键词: 舒声促化 字音史 词汇史 活语言 方言接触 
汉语“鼻”字读音来源及相关问题
《励耘语言学刊》2021年第2期73-84,共12页徐朝东 
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元明清民国时期官话语音语料库平台建设与研究”(I7ZDA304);北京市社科项重点项目“明清民国三代北京地区方志中方音研究”(16YYA004)阶段性成果感。
汉语“鼻”有平、去、入三个声调,去声为文献记载的读音;平声出现于唐五代时期的音译词“阿鼻”;“鼻”在闽粤客赣湘徽等南方方言中读去声为主;吴语、江淮与西南官话中读入声;北方官话大部分地区读阳平;晋语读入声调。上古以后“鼻”入...
关键词:汉语“鼻”字音 平声、去声、入声调 读音历史 舒声促化 
福建邵武洪墩方言的舒声促化
《方言》2021年第2期214-222,共9页杜晓萍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邵将片方言特殊音韵现象研究”(FJ2020B122)阶段性成果。
福建邵武洪墩话单字调7个,每个调各有不少字读同入声,使得一部分舒声字附加上喉塞尾[-■]。洪墩话舒声调归阴入[■]2是与闽北方言"第九调"相关的音韵层次,归阳入[■]5是受普通话去声[■]51调值的影响。
关键词:福建邵武洪墩话 闽语邵将片 舒声促化 第九调 
浅析准格尔旗汉语方言舒声促化现象
《今古文创》2021年第15期105-109,共5页安婧 
2020年北方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准格尔旗汉语方言语音研究”,项目编号:YCX20015。
准格尔旗汉语方言隶属晋语大包片,有部分语言存在舒声促化现象。本文选取《方言调查字表》《内蒙古西部汉语方言词典》《汉语方音字汇》三种材料上的语料来分析准格尔旗汉语方言舒声促化的现象,并且探讨其类型及成因。
关键词:方言 舒声促化 类型 原因 
用时空结合观分析几个“舒声促化”字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101-108,共8页王锡丽 
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HB14YY045)
现代方言中的一些舒声促化字,比如“只只管”和“指指头”是自古而来并非现代才发生的,而在一般字书韵书等文献中很难找到书证或找不到书证,也不知其形成的历史。对于这种现象,可以运用时空结合的方法,将现实与历史打通,将语言因素与社...
关键词:舒声促化 时空结合 只只管 指指头 池水不擦 
从跨层变读角度看晋东南晋语中的舒声促化字“可”
《山西青年》2019年第13期266-266,共1页王蕾 
本文选取晋东南晋语中14个方言点的舒声促化字'可'的读音情况及其词汇构式'可×',以跨层变读角度切入,发现其也可归入音义变调范畴,即通过语义附着感染语音,从而形成了这一包络语音、语法、语义三方面的跨层现象。
关键词:晋东南晋语 跨层变读 舒声促化 
六合方言中的“给VP”问句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7年第11期52-54,共3页胡媛媛 
六合方言归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其正反问句形式上不同于该片区的其他方言,主要采用"给VP"句式来表达。正因如此,"给VP"问句本身呈现出多种与众不同的使用特点。此外,疑问副词"给"作为焦点标记,在使用过程中声调发生了促化现象,这种变化...
关键词:六合方言 “给VP”问句 舒声促化 
晋东南晋语的舒声促化现象被引量:1
《吕梁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12-20,共9页王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YY198);山西省社科联重点项目(SSKLZDKT2017124)
参照《方言调查字表》酌选出2404个常用舒声字,对其在晋东南晋语16个方言中的读音情况作了全面、详细的调查,发现晋东南晋语入声舒化字比例大,舒声促化字比例小。舒声字促化后声母一般不发生变化,韵母和声调都要发生变化。
关键词:晋东南晋语 舒声 促化 
安徽安庆方言舒声促化现象探析被引量:1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76-80,共5页鲍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6YJA740001);安庆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项目(040-120006000005)
安庆方言舒声促化现象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单字舒声促化,促变原因:上古入声字的方言遗存,对中古舒入两读字入声读音的继承,其他同偏旁入声字的同化,音值借贷,同义入声字类推;二是舒促两读,即单字读舒声,在词语和句子中发生舒声促变,促...
关键词:安庆方言 舒声促化 江淮官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