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妞

作品数:20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谐声字谐声上古省声字异读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语言学论丛》《长江学术》《语文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诗文诵读中的“统读”和“旧读”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10期138-141,共4页郑妞 
中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异读字的读音问题。本文从辨析“统读”和“旧读”的概念入手,指出前人认定的很多“旧读”音并非真正的“旧读”,以“古音”或“叶音”读古诗词并不科学,不应该加以提倡。同时对于古诗文吟诵中异...
关键词:统读 旧读 诗文诵读 异读审音 
唐诗疑难字音义考释三则
《现代语文》2024年第10期27-31,共5页郑妞 陈慧慧 
从时代背景下字词的音义匹配关系出发,对唐诗中的三个疑难字的音义进行分析。王维《鹿柴》之“柴”,从本义“小木散材”而引申为“栅栏”,属于音变构词,当读zhài,并非通假。杜甫《登高》“渚清沙白鸟飞回”中的“回”,应读huí,不应从...
关键词:“柴” “回” “过” 音义关系 考释 
词头“阿”音读流变考被引量:1
《语文研究》2024年第2期11-21,共11页郑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面向上古汉语知识库的出土文献词汇语法研究”(项目编号:22JJD740003)的资助。
词头“阿”兴起于汉代,最初为阴声韵平声。魏晋以后“阿”词头的用法开始盛行,从唐宋格律诗的平仄规律和宋元时期的音注材料可以推知,中古的词头“阿”读为入声。结合历史文献和现代汉语方言材料,文章推测是“阿某”作为称谓名词的双音...
关键词:词头  入声 舒声促化 音读流变 
论《诗经》中的“语音技巧”及其应用
《语言研究》2023年第4期64-73,共10页郑妞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亚汉字文化圈《切韵》文献集成与研究”(19ZDA31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日藏《玉篇》残卷与慧琳《一切经音义》征引文献比较研究”(22YJC740106)。
“语音技巧”,指的是诗句中除句末韵脚字以外,以声母或韵部的交互或重叠为特征的一种语音现象。此文通过列举例证肯定了《诗经》中“语音技巧”的存在,总结了这种“语音技巧”出现的规律,认为“语音技巧”在上古声母研究中具有重要参考...
关键词:诗经 双声叠韵 语音技巧 上古声母 
上古文献“分别词”与特殊异读考辨
《语言学论丛》2023年第4期125-139,共15页郑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22YJC740106)的支持。
我们将上古文献中处在相邻语言环境、词义上有一定关联、语音上存在区别的词称为“分别词”。通过四组“分别词”的辨析,对与之相关的特殊异读的来源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分别词”作为一个线索,能够证明最初两个词读音有别,在后来的发...
关键词:上古文献 分别词 特殊异读 同义换读 
上古齿音特殊谐声字考辨举隅——兼论上古*s-复辅音构拟
《励耘语言学刊》2021年第2期60-72,共13页郑妞 
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9ZDA316);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研究专项(19VJX126)的支持。
选取了六例齿音特殊谐声字,引入出土文献材料,从形音义进行综合考证,发现《说文》对一些字的声符分析有误,有些声符在字形演变中发生了讹混,这些谐声字都不属于特殊谐声,将其上古音构拟为*s-复辅音是不合适的。强调在利用谐声字进行古...
关键词:特殊谐声字 齿音 *s-复辅音 
从古代方语差异再论上古晓母和心母相通
《长江学术》2021年第3期99-109,共11页郑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亚汉字文化圈《切韵》文献集成与研究”(19ZDA31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研究专项“敦煌本王韵与唐宋诸本韵书比较研究”(19VJX126)。
上古晓母和心母存在一些谐声、异文、通假现象,中古也有不少异读,前人对这一问题存在一定争议,有的将之归到上古前缀s-。通过整理分析以《经典释文》为代表的音注中不同注家的注解,发现两者与上古前缀s-没有关系,是由语音演变造成的,晓...
关键词:晓心母 异读 南北方言差异 
《慧琳音义》校勘十则——兼论《慧琳音义》引书与《玉篇》的关系被引量:1
《励耘语言学刊》2020年第1期152-165,共14页郑妞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上古牙喉音特殊谐声关系研究”(批准号:17FYY027)的资助
《慧琳音义》一书广征博引,保留了大量的典籍资料,但用传世本对照却发现,其引文存在一些误引书名、作者名和构成异文的现象。文章引入《玉篇》残卷作为参照,重点对《慧琳音义》中的十例进行了校勘,并补充了十五组异文,认为这些现象的产...
关键词:《慧琳音义》 《玉篇》 校勘 
谐声声符归部考辨三例——兼论声符归部的判断标准被引量:1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7-10,共4页郑妞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上古牙喉音特殊谐声关系研究”(17FYY027).
上古音研究中,对于一些声符的韵部归属还存在争议,此文以三个声符为例,兼及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收集整理了反映上古韵部的韵文、读若、声训、通假字、异文等材料,辩证考察其上古韵部归属,认为韵文材料应是我们考虑古韵分部的首要标准。
关键词:谐声声符 上古韵部 归部标准 
这些现象促使我早日把论文出版——“孙玉文师生话论文”之四
《博览群书》2018年第12期105-106,共2页郑妞 
还记得那是2007年,我在硕导骆瑞鹤老师的带领下,借孙老师在武汉开会的机会,第一次拜见了孙老师,并表达了我想考博的愿望。一路走回珞珈山庄,我说我正在整理谐声字,孙老师用他特有的语气提高了语调说:“好!”本来对考北大还忐忑不安的我...
关键词:论文出版 师生 老师 谐声字 北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