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种

作品数:28455被引量:61869H指数:7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朱积余冯仲科彭玉华申文辉李吉跃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国榉属树种资源与遗传改良现状被引量:2
《世界林业研究》2021年第6期62-66,共5页杨秀艳 施士争 甘红豪 王红玲 陆红鑫 张芹 张华新 褚建民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莱州湾困难立地生态修复技术研究”(CAFYBB2020SZ001-3);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课题“重度盐碱地资源化利用技术与模式”(2016YFC0501403)。
榉属(Zelkova Spach)植物是我国重要的乡土珍贵用材与观赏树种资源。由于长期过度开发等原因,我国榉属植物资源日趋匮乏。文中对我国3种榉属树种的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利用价值、种群动态与资源状况、遗传改良和良种培育现状及重要...
关键词:榉属 树种资源 遗传改良 中国 
湖北省九华山林场不同树种配置杉阔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分析被引量:13
《生态学报》2019年第6期1908-1916,共9页李语晨 程金花 李明峰 王宇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7YFC0505500;2017YFC0505504)
以三种(杉木+少量栎类、杉木+栎类+光皮桦、杉木+栎类+光皮桦+马尾松)不同树种配置的杉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计算了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三个林分空间结构指标,全面分析了湖北省九华山林场不同树种配置杉阔混交防护林林分空间结构特...
关键词:树种配置 杉阔混交林 空间结构 角尺度 大小比数 混交度 择伐 
西伯利亚地区主要森林优势树种生物量相对生长模型被引量:2
《资源科学》2018年第11期2195-2201,共7页邵彬 姚予龙 吴良 欧阳华 
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调查专项(2017FY101302;2017FY101300);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7FY110300-0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5CB724801)
西伯利亚地区的主要森林优势树种有欧洲赤松(Pinus sylvestris L.)、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 sibirica Ledeb.)、凯杨德落叶松(Larix cajanderi Maye)、西伯利亚红松(Pinus sibirica Mayr)、西伯利亚云杉(Picea obovata Ldb.)、西伯利亚冷...
关键词:生物量相对生长模型 欧洲赤松 西伯利亚落叶松 西伯利亚红松 西伯利亚云杉 西伯利亚冷杉 欧洲山杨 凯杨德落叶松 西伯利亚 
长期施氮与减水处理对红松和蒙古栎根际磷浓度的影响被引量:6
《生态学杂志》2015年第10期2699-2704,共6页杨建华 王芳 张军辉 岳琳艳 朱保坤 耿世聪 王秀秀 韩士杰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1CB403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30639;41330530)资助
磷素循环作为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的关键过程之一,其研究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长期野外施氮降水控制实验手段,分析了施氮和降水控制第6年优势树种红松和蒙古栎根际土壤全磷和有效磷...
关键词:氮沉降 降水减少 树种 全磷浓度 有效磷浓度 根际土 野外控制实验 
基于Hyperion高光谱数据的温带森林不同冠层结构的光谱特征分析被引量:15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5年第7期1980-1985,共6页于泉洲 王绍强 黄昆 周蕾 陈蝶聪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0CB950701,2010CB833503);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50602)资助
冠层是植被进行生态过程的主要层次,森林冠层结构影响冠层生化组分的遥感反演,因此对其光谱特征的分析有助于提高冠层生化组分反演的精度。以长白山温带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利用Hyperion高光谱数据提取不同林冠反射率,运用连续统去除...
关键词:HYPERION 光谱曲线 光谱指数 冠层结构 阔叶树种优势度 长白山 
南亚热带两种优势树种叶凋落物分解对模拟酸雨的响应被引量:11
《生态学报》2014年第20期5728-5735,共8页梁国华 李荣华 丘清燕 陈小梅 周国逸 褚国伟 张德强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9CB421101);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50205);鼎湖山站联合资助
通过对模拟酸雨处理下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锥栗(Castanopsis chinensis)和木荷(Schima superba)叶凋落物分解的研究,试图探讨南亚热带区域日益严重的酸雨对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规律以及可能的机制。试验应用分解袋法进行,并设...
关键词:模拟酸雨 凋落物分解 季风常绿阔叶林 土壤pH值 土壤微生物活性 
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对模拟遮荫胁迫的高光谱响应
《遥感信息》2014年第5期78-84,共7页徐建辉 江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90114;41171324);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11CB302705;2010CB950702;2010CB428503);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10091110028);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2005DKA32300);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2010R50030)
利用ASD地物光谱仪,测定不同梯度遮荫胁迫条件下4种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的光谱反射率,应用微分技术处理其反射光谱,并结合SPAD-502测定的叶绿素相对含量进行分析,研究其在遮荫胁迫情况下的高光谱特征。结果表明:4种树种都具有一定的耐荫...
关键词:遮荫 叶绿素 高光谱反射率 常绿阔叶林 
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三优势树种叶水平碳氮磷化学计量及季节变化特征被引量:21
《土壤通报》2014年第5期1170-1174,共5页柯立 杨佳 余鑫 李鹏 徐小牛 
国家"973"计划(2010CB9506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0626)资助
为了解北亚热带林植物叶水平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和季节变化规律,以安徽石台常绿阔叶林三种优势乔木(甜槠、树参和老鼠矢)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季节采集其成熟叶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树种叶片C含量全年变化规律一致,呈先减后增趋势。区域...
关键词:北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 化学计量 季节变化 
辽东山区主要树种叶片氮、磷、钾再吸收被引量:12
《生态学杂志》2014年第8期2005-2011,共7页闫涛 杨凯 朱教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CB416906)资助
养分再吸收作为植物保存养分的重要机制之一,在凋落物分解和养分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明确辽东山区主要树种养分再吸收状况,选择4种次生林树种: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色木槭(Acer mono)、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花曲柳(F...
关键词:养分元素 落叶树种 落叶松人工林 养分再吸收 次生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1个树种的细根形态及碳氮含量研究被引量:1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5期45-54,共10页蔡飞 邹斌 郑景明 戴伟 
“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1CB403201)
【目的】研究江西大岗山常绿阔叶次生林中11个树种的细根形态、组织化学元素含量与根序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大岗山次生林内6个受外生菌根侵染的树种(刨花润楠、小叶青冈、拟赤杨、丝栗栲、檵木和梓木)和5个受内生菌根侵染的树种(山...
关键词:细根 根序 细根形态 碳氮比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