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膜缝合

作品数:11被引量:2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林代诚骆文龙邓培刚熊进挺盛伟斌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医师进修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现代诊断与治疗》《解剖学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中不同缝合方法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年第15期3480-3480,共1页熊进挺 邓培刚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90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在显微外科修复术下使用不同缝合方法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外膜缝合优良率为77.4%,外膜束组膜缝合优良率为86.7%,束膜缝合优良率为85.0%,三种缝合方法无显著差异性(P...
关键词:显微外科技术 周围神经损伤 外膜束组膜缝合 束膜缝合 
3种缝合方法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中国伤残医学》2012年第11期12-14,共3页穆合塔尔 巴吐尔.吾斯曼 盛伟斌 
目的: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评价外膜、束膜及外膜加束膜缝合法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从2006年2月~2010年2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外膜、束膜及外膜加束膜等缝合法修复周围损伤神经152例,共168条神经,对有随访结果...
关键词:周围神经 神经损伤 显微外科技术 外膜 束膜缝合 
小间隙吻合修复周围神经断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9年第6期520-522,共3页王培吉 周忠良 董启榕 
对于周围神经断裂伤、重建神经连续性是恢复神经功能的惟一方法。对于断端没有明显神经缺损的周围神经损伤,传统的神经吻合方法(单纯外膜缝合、束膜缝合、外膜束膜缝合)延用了近百年,但是很难达到相同功能束对接,总会有部分神经束...
关键词:周围神经断裂 吻合修复 小间隙 周围神经损伤 外膜缝合 束膜缝合 神经断裂伤 神经功能 
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外周神经损伤126例被引量:1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第4期275-276,共2页申东彦 任有成 袁正江 崔永光 
目的 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外周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外周神经损伤 12 6例 15 0条 ,手术方法包括神经外膜缝合、外膜束膜联合缝合、束膜缝合、电缆式神经移植、神经松解术。结果 术后 6个月~ 3年随访 ...
关键词:外周神经损伤 显微外科技术 神经束 神经外膜缝合 束膜缝合 
应用束膜及外膜缝合修复上肢神经损伤76例临床分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1999年第5期64-64,共1页喻崇钊 王瑞 原晓景 胡军 李立新 徐海斌 孙永生 
关键词:上肢神经损伤 临床分析 缝合修复 新乡医学院 正中神经 附属医院 束膜缝合 外膜缝合 神经吻合 优良率 
桡神经损伤手术治疗51例随访分析
《实用骨科杂志》1998年第2期90-92,共3页周枫 陈德松 方有生 
桡神经损伤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致伤原因主要为肱骨骨折,肘关节脱位,上臂的切割伤、挤压伤、牵拉伤,还有手术误伤等,桡神经的主要功能是伸腕伸指伸拇,又以运动神经纤维为主。治疗效果较好;即使神经恢复不佳,肌腱移位亦可达到较满意的效...
关键词:桡神经损伤 手术治疗 周围神经损伤 随访分析 临床分析 神经缺损 束膜缝合 治疗效果 显微外科 缝合术 
面神经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1994年第5期201-202,共2页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 中医辨证 复合动作电位 桥小脑角 失神经支配 病理变化 神经电图测定 横断伤 束膜缝合 周围性面神经 
大鼠坐骨神经束膜缝合后再生运动轴突胞体的树突形态变化被引量:1
《解剖学杂志》1994年第2期170-174,共5页许家军 黄瀛 
大鼠坐骨神经束膜缝合后4周或9周,用HRP逆行标记腓总神经的脊髓前角细胞并观测了胞体的直径,一级树突的数量和直径.术后4周时树突形态部分恢复正常,至术后9周时基本恢复正常.其中躯体定位关系恢复胞体优于躯体定位关系异常胞体的树突形...
关键词:束膜缝合 树突 大鼠 
面神经外膜与束膜缝合法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112-116,共5页骆文龙 林代诚 李永懋 
本文报道对16只家兔面神经横断伤后,分别行外膜和束膜缝合的两种修复方法处理。于术后4周和8周通过功能恢复及组织学观察表明,两种方法结果无差异,都不能解决神经错向生长现象。通过脸裂恢复情况、神经电图测定及组织切片等检测...
关键词:面神经 外膜缝合 束膜缝合 
神经束组外膜—束膜缝合法修复周围神经损伤32例
《医学理论与实践》1993年第8期12-13,共2页鹿均光 符广敏 
周围神经损伤手术修复时,临床上常采用神经外膜缝合法,神经束膜缝合法。目前由于没有很好方法完全鉴别出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所以不能按其神经功能的成份准确对位缝合,其疗效评价众说纷纭。我院1986年10月以来,按神经自然形成的束组进...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 缝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