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斑锦天牛

作品数:13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安广驰陈庆文周成刚陈君王志安更多>>
相关机构:枣庄市市中区林业局寿光市林业局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林业科技通讯》《湖南农业科学》《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生产率系统》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雷公藤害虫双斑锦天牛的发生及生物防治的探讨被引量:1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10-13,共4页郭昆 俞旭平 于晶 陈君 鲍立曾 王志安 程惠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81102745);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006BAI09B04);博士点基金新教师类项目(20111106120031)
目的:调查雷公藤双斑锦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探索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雷公藤双斑锦天牛的可行性,为该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田间定期调查受天牛危害的雷公藤植株,观察天牛的形态特征及其发生规律;通过管内接蜂、带虫...
关键词:雷公藤 双斑锦天牛 生物学特性 管氏肿腿蜂 生物防治 
双斑锦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和综合防治
《河北林业科技》2011年第2期106-106,共1页肖勇 
双斑锦天牛(Acalolepta sublusca Thomson)属鞘翅目,天牛科,主要危害大叶黄杨,其次为杨、榆、桑等树木,近两年在平山县革命圣地西柏坡纪念馆园林大叶黄杨上发生危害,被害率达40%~50%,以幼虫取食大叶黄杨的木质部和根基干内,使受害植...
关键词:双斑锦天牛 生物学特性 综合防治 大叶黄杨 发生危害 植株生长 鞘翅目 天牛科 
双斑锦天牛的防治
《中国花卉盆景》2009年第11期31-31,共1页周苗新 
双斑锦天牛分布于我国山东、北京、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四川、贵州以及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老挝等周。被害园林植物常见的有大叶黄杨、冬青、卫矛、算盘子。在大叶黄杨上,幼虫危害4年以上的植株,大多在离地面20厘米以下的...
关键词:双斑锦天牛 防治 大叶黄杨 马来西亚 园林植物 补充营养 柬埔寨 枝干 
双斑锦天牛生物学特性初步观察被引量:2
《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第13期154-154,28,共2页沈国良 
双斑锦天牛(A calolepta Sublusca Thomoson)是园林绿化树大叶黄杨、金边黄杨的毁灭性害虫,该虫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寄主根际干内越冬,5月化蛹,6月羽化交尾,产卵。7月上旬-11月上旬、3月-4月为幼虫危害期,11月中旬幼虫越冬。
关键词:双斑锦天牛 生物学特性 大叶黄杨 
双斑锦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被引量:3
《植物保护》2007年第2期108-110,共3页余黎红 陈国利 刘国军 
双斑锦天牛[Acalolepta sublusca(Thomson)]在常山县危害大叶黄杨,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受害植株蛀道中越冬,4月上旬至6月中旬化蛹,5月上旬至7月上旬成虫羽化,5月上旬雌成虫开始产卵,5月中旬幼虫孵化,11月幼虫停止取食进入越冬。根...
关键词:双斑锦天牛 生物学特性 防治措施 
双斑锦天牛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被引量:1
《湖南农业科学》2003年第1期54-54,56,共2页尹春初 
双斑锦天牛在邵阳地区一年发生 1代 ,以幼虫在地表树干蛀道内越冬 ,4月化蛹 ,5~ 6月羽化交尾 ,产卵 ,主要为害大叶黄杨。成虫羽化至产卵期用 5 0
关键词:双斑锦天牛 生物学特性 防治 形态特征 农业害虫 
双斑锦天牛的识别及其防治方法
《林业实用技术》2002年第8期33-33,共1页李红芳 
双斑锦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1~23mm,体宽5~7.5mm.体密被灰色绒毛.头具细密刻点,中央有1条细纵线,额宽略大于长.触角远长于体;各节端部棕褐色;柄节端疤内侧微弱、稍开放;第3节长于柄节;第4节略短于柄节;末节细长,...
关键词:双斑锦天牛 防治方法 形态特征 森林害虫 
双斑锦天牛的初步研究
《生产率系统》2000年第2期34-35,共2页葛腾 
双斑锦天牛是大叶黄杨的重要蛀干害虫,在安徽省lal,幼虫在被害干中蛀道内越冬,翌年4月下旬化蛹,5月下旬成虫羽化出孔。成虫羽化期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1:600倍液;初龄幼虫时于近地面枝干喷洒40%久效磷乳油800倍。
关键词:双斑锦天牛 大叶黄杨 虫干害虫 
双斑锦天牛的研究(鞘翅目:天牛科)被引量:3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2期211-213,共3页安广驰 周成刚 张宗文 陈庆文 
关键词:双斑锦天牛 蛀干害虫 枣庄 冬青卫矛 鞘翅目 南方 记载 天牛科 天牛亚科 描述 
双斑锦天牛生物学特性观察被引量:1
《森林病虫通讯》1997年第1期41-42,共2页郭桂英 张希武 崔连明 信善林 张凤香 林萍 刘桂荣 
双斑锦天牛AcalolepteSublusca对园林绿化树大叶黄杨构成严重危害。该虫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寄主枝条内越冬,7月上旬至11月上旬。
关键词:双斑锦天牛 生物学特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