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差地震定位法

作品数:39被引量:681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于湘伟陈运泰朱艾斓徐锡伟杨智娴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更多>>
相关期刊:《地学前缘》《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地质论评》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24年1月23日乌什M_(S)7.1地震序列重定位研究
《内陆地震》2024年第2期194-200,共7页祖力卡尔·艾则孜 南芳芳 徐衍刚 
为深入研究乌什M_(S)7.1地震,采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地震序列进行重定位,定位结果显示:①重定位后主震空间位置变化不大,和重定位前的位置相距2 km,深度为25.6 km,比重定位前深度更深。②重定位后,地震序列沿迈丹断裂分布的收敛特征更加...
关键词:乌什M_(S)7.1地震 双差地震定位法 地震序列 
利用凹凸体判断柯坪块体地震危险性被引量:1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年第1期8-13,共6页祖力卡尔·艾则孜 宋春燕 杨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地震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2015)。
将柯坪块体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最大似然法进行b值计算,并结合利用双差定位法对柯坪块体上发生的M_(L)≥1.6地震重定位后的结果,寻找沿柯坪块体主要断裂带的凹凸体。研究发现,柯坪块体上发生地震的震中主要沿断裂带分布,沿柯坪塔格逆断裂...
关键词:柯坪块体 凹凸体 B值 双差地震定位法 地震危险性 
红河断裂带北段地震精定位研究被引量:5
《地震》2018年第3期92-102,共11页孙庆山 李乐 
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15IES010203,2015IES04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74031)共同资助
应用结合波形互相关技术的双差地震定位法对红河断裂带北段1999—2015年发生的地震进行重新定位。重新定位后残差明显降低,震中相比于定位前分布更为集中,绝大部分地震位于5~15km的中上地壳。对重定位结果进行误差分析,统计显示在95%置...
关键词:双差地震定位法 波形互相关 定位误差分析 红河断裂带 
辽宁灯塔M5.1地震序列重新定位研究被引量:4
《防灾减灾学报》2018年第3期42-48,共7页孙素梅 马莉 许振峰 李铁亮 
对辽宁灯塔地震序列中的事件进行重新定位,最终得到了研究地区较精细的震中分布图像和有所收敛的震源深度剖面图像以及小震精确定位结果,结果显示辽宁灯塔震群大致呈北南向线性分布,初步推断该地区存在一条隐性北西向地震条带。
关键词:双差地震定位法 灯塔地震序列 重新定位 
双差定位法在小湾水库库区地震精确定位中的应用被引量:4
《防灾减灾学报》2016年第4期75-80,共6页高洋 闵照旭 叶建庆 何家斌 
利用双差定位法对小湾水库库区的16个地震台2011年至2012年的地震目录资料进行重新定位,得到了更精确的震源参数。定位结果显示了小湾水库库区地震震源分布的更加精细的图像;揭示出该地区地震活动与活动构造的密切关系;并对原始目录和...
关键词:双差地震定位法 小湾水库库区 地震重定位 
位于构造活跃区的小湾水库地震活动特征--基于地震精定位的分析被引量:22
《地球物理学报》2016年第7期2468-2485,共18页姜金钟 付虹 陈棋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4051,41130316,41490612)资助
针对我国在西南构造活跃区修建的水库蓄水与地震活动的关系,本文对蓄水已长达7年并在高水位运维多个周期的云南小湾水库,采用结合波形互相关技术的双差地震定位法对水库库区及周边地区2005年7月至2014年12月发生的M≥1.0级地震进行了精...
关键词:小湾水库 水库触发地震 双差地震定位法 波形互相关 地震活动性 
联合多种定位方法对华北地区地震重定位研究被引量:5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2015年第2期243-251,280,共10页陈筱青 于湘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410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EW-QN603)资助
运用传统的绝对地震定位方法,结合波形互相关技术的相对定位方法(双差地震定位法),对华北地区(110°~120°E,35°~42°N)1993—2004和2007—2012年间发生的17 315次地震进行地震重定位研究.经过两次定位后得到11 453个地震的震源参...
关键词:华北地区 双差地震定位法 波形互相关技术 新河断裂 唐山断裂 
双差地震定位法误差定量分析被引量:1
《地震研究》2013年第2期178-184,263,共7页赵云峰 王卫东 祝意青 刘芳 卞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5340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4083)联合资助
利用双层地壳模型,在下地壳中构造若干地震事件构成事件簇,分别在真实震源位置中添加不同程度的噪声后作为初始震源位置进行重定位,重定位中分别使用均匀分布和仅分布于事件簇一侧的台站,分析了初始震源位置和台站分布情况对双差重定位...
关键词:双差重定位 误差分析 初始震源 台站分布 震源对 
时钟不准情形地震精确定位研究——以2011年1月19日安庆地震序列为例被引量:21
《地震学报》2013年第2期160-172,共13页包丰 倪四道 赵建和 谢军 陈伟文 曾祥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40821160549;NSFC4107403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ZCX2-YW-116-01);地震行业基金(200808078)共同资助
通过余震序列的精确定位可以较为准确地刻画主震破裂区的时空变化规律.为了减小仪器时钟误差对地震定位精度的影响,本文基于2011年1月19日安庆地震流动台站的S-P到时差,通过主事件和双差地震定位法得到较为准确的主震位置和余震序列时...
关键词:安庆地震 双差地震定位法 时钟误差 sPL深度震相 S-P到时差 
玉树地震序列重新定位及其地震构造研究被引量:14
《地学前缘》2012年第4期8-14,共7页朱艾斓 徐锡伟 于贵华 张晓清 陈桂华 任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21160550;40974057);中国地震局玉树地震科学考察项目
对玉树地震序列自2010年4月11日至9月15日由台网记录到的1 832个地震采用双差地震定位法进行重新定位,获得了1 670个地震重新定位的震源参数。重新定位后的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15km以内。重新定位后的Ms7.1级主震发生在无地表破裂段,余...
关键词:玉树地震序列 重新定位 地震构造 双差地震定位法 震源破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