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季晚粳

作品数:61被引量:22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军张洪程霍中洋花劲魏海燕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教育部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农业大学学报》《北京农业(上旬刊)》《安徽农业科学》《农家顾问》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稻米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长江中下游稻区双季晚粳稻产量生理与资源利用效率研究进展被引量:3
《中国稻米》2017年第5期1-4,共4页陈丽虹 燕金香 褚光 王丹英 徐春梅 章秀福 陈松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双季稻早籼晚粳模式资源高效配置研究和极端温度影响水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作用机理研究”(2016YFD0300208-02)
长江中下游稻区是我国水稻主产区,同时又是单、双季稻混作区。目前,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大米,尤其是优质粳米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在双季稻生产中引入粳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介绍了长江中下游双季稻的温...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稻区 双季晚稻 粳稻 产量 光能利用效率 米质 
双季晚粳高产形成特征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摘要)
《中国稻米》2013年第4期138-139,共2页张军 张洪程 霍中洋 花劲 郭保卫 戴其根 许轲 魏海燕 高辉 
1双季晚粳的研究概况 湖南、江西及“两广”等传统的籼稻主产区晚稻季温光资源充沛,而晚籼收割后大部分田块是空茬田,或种植绿肥,这种种植制度使得当地土地及温光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以上双季稻区晚稻季常遭遇“寒露风”灾害天气...
关键词:双季晚粳 形成特征 摘要 技术 栽培 温光资源 种植制度 双季稻区 
一季粳稻作双季晚稻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22
《中国稻米》2010年第4期40-42,共3页黄大山 曹开蔚 程飞虎 张洪程 张军 张强 
引进一季常规粳稻泰粳394和杂交粳稻甬优8号、甬优9号在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作双季晚稻种植,运用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实现实割产量常规粳稻达682.7kg/667m2、杂交粳稻达687.9kg/667m2的产量水平。总结出"栽足基本苗、增氮重穗肥和做好水管...
关键词:双季晚粳 精确定量栽培 高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