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季晚粳

作品数:61被引量:228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军张洪程霍中洋花劲魏海燕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教育部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农业大学学报》《北京农业(上旬刊)》《安徽农业科学》《农家顾问》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上虞区常规连作晚粳稻品种对比
《浙江农业科学》2024年第4期795-798,共4页顾淑华 罗高明 朱化虹 
绍兴市上虞区是浙江省粮食主产区,种植的主要模式为双季稻,常年种植双季晚稻面积大,但目前种植的连作晚稻存在品种单一、主栽品种种植年限长等不足,迫切需要引入熟期适中、优质高产、抗性较强的新品种作为主栽品种,为连作晚稻的稳产高...
关键词:双季晚粳稻 品种 生育期 穗部性状 产量 
不同机插取秧面积对双季晚粳镇稻11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2022年第9期14-16,19,共4页黄程宽 孙桂琴 胡永德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GJJ191461)。
以通过江西省级审定和引种的早熟晚粳品种镇稻11号为研究对象,设计1.05、1.44、1.83、2.23 cm^(2)等4个不同取秧面积,探究镇稻11号在江西作为双季晚稻种植适宜的机插参数。结果表明,在宽窄行插秧机设置行距26.9 cm、株距11.5 cm条件下,...
关键词:粳稻 镇稻11号 机插 取秧面积 干物质积累 产量 
不同新型肥料作基肥对机插双晚常规粳稻分蘖和主要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
《安徽农业科学》2022年第2期169-171,221,共4页汪向东 张长海 
以复合-秸混肥、缓释肥、有机-无机复混肥为供试新型肥料,以镇稻18为供试品种,设置同田对比试验,研究新型肥料在机插双季晚粳生产中作基肥后不再追施穗肥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新型肥料作基肥后的秧苗分蘖动态存在差异,对生育性状...
关键词:新型肥料 基肥 机插 双季晚粳稻 分蘖 性状 
长江中下游双季晚粳稻产量、生育时期及温光资源配置的生态性差异被引量:17
《中国水稻科学》2021年第5期475-486,共12页王孟佳 殷敏 褚光 刘元辉 徐春梅 章秀福 王丹英 陈松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D0300208-02);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7RG004-5)。
【目的】明确不同类型双季晚粳稻在长江中下游不同生态区产量表现、生育期及温光资源配置差异,为早籼-晚粳模式在长江中下游稻区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18-2019年在浙江富阳(30.13°N,海拔41.7 m)和温州(28.52°N,海拔83 m...
关键词:双季晚粳稻 长江中下游 纬度 产量 生育时期 温光资源 
栽培方式与氮肥运筹对江西双季晚粳稻稻曲病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9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1年第2期159-169,共11页吴天琦 刘浪 卞传飞 谭景艾 石绪根 李保同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301604);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20161BAB214173,20151BBF60070)。
为明确栽培方式和氮肥运筹对江西双季晚粳稻产量和稻曲病发生的影响,以‘甬优538’‘小叶迟熟’‘甬优1538’和‘扬产1601’四种江西省常见晚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栽培方式和氮肥运筹对晚粳稻的产量、稻曲病病穗率和病情指数进行...
关键词:栽培方式 氮肥运筹 稻曲病 水稻产量 
稻草还田下不同栽培措施对双季晚粳产量的影响
《园艺与种苗》2020年第8期34-35,38,共3页江雅 张玲霞 章向祝 胡润 
十三五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17YFD0301304,2018YFD0300906)。
[目的]探索促进双季晚粳早生快发的配套技术。[方法]研究4种不同的育苗、施肥、水管栽培措施对双季晚粳秧苗素质、分蘖动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在稻草还田下,采用烯效唑浸种、点栽、起垄、间隙灌溉等措施综合应用,促进晚稻早生快发,比...
关键词:稻草还田 双季晚粳 高效栽培措施 分蘖 产量 
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对双季晚粳产量的影响
《园艺与种苗》2020年第8期39-40,42,共3页张玲霞 江雅 章向祝 
十三五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17YFD0301304,2018YFD0300906)。
[目的]优化水稻高产、优质的有机无机肥料的配比组合。[方法]通过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比例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对水稻生育期、分蘖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在稻草不还田下,采用30%有机氮替代无机氮,产量仅减产1.6%,但有机氮替代无机氮超过...
关键词:有机肥 双季晚粳 产量 
双季晚粳“绿粳58”品种特点及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园艺与种苗》2020年第4期57-58,共2页范光发 张建 娄辉 
阐述了双季晚粳"绿粳58"的品种特性,并从种子处理、播种、施肥、水分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方面对其直播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晚粳稻 绿粳58 品种特点 播前消毒 病虫害防治 
花后增温对双季晚粳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5
《中国农业科学》2020年第7期1338-1347,共10页杨陶陶 解嘉鑫 黄山 谭雪明 潘晓华 曾勇军 石庆华 张俊 曾研华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300501);“十三五”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171BBF60030)。
【目的】明确花后增温对双季晚粳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未来气候变暖条件下双季晚粳稻安全生产和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7—2018年在江西农业大学上高科技驿站试验基地进行,该地区位于江西双季稻主产区。以...
关键词:全球变暖 花后增温 双季晚粳稻 产量 稻米品质 
长江下游稻区不同类型双季晚粳稻产量与生育特性差异被引量:21
《中国农业科学》2020年第5期890-903,共14页殷敏 刘少文 褚光 徐春梅 王丹英 章秀福 陈松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6YFD0300507、2016YFD0300208-02)
【目的】明确不同类型粳稻在长江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的产量和生育特性,为筛选适宜长江下游双季晚粳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7-2018年在浙江省杭州市中国水稻研究所实验农场,以高产晚籼稻品种(IR)为对照,并选择大面积应用的常规粳...
关键词:双季晚稻 产量 生育特性 晚籼稻 常规粳稻 杂交粳稻 籼粳杂交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