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下采煤

作品数:34被引量:22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孙亚军徐智敏郭文兵朱伟黄鑫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河南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能源与环保》《煤炭技术》《煤炭经济研究》《中国矿业》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小浪底水库下采煤覆岩破坏规律的相似模拟研究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2012年第3期10-11,40,共3页王红霞 黄鑫磊 刘埔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7CB209400)资助
文章以新安煤矿11201、14141及14191三个工作面地质结构条件为工程背景,采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方法,先后进行了4个工程地质力学模型的8次模拟开采,得出了矿井不同工作面在同样开采方法和推进速度下、相同工作面在不同开采方法下、相同工...
关键词:覆岩破坏 相似材料模拟 水下采煤 
新安煤矿在小浪底水库下采煤可行性分析被引量:6
《煤矿安全》2011年第12期138-140,共3页王红霞 黄鑫磊 刘埔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07CB209400)
介绍了新安煤矿11201工作面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二1煤顶板覆岩的结构力学特征,计算了顶板覆岩破坏高度和保护煤柱留设厚度,给出了试采对比方案,预测了工作面回采时涌水量并提出安全防范措施。通过11201工作面的安全回...
关键词:水库下采煤 覆岩破坏高度 保护煤柱 
基于GIS小浪底水库下采煤的危险性分析与评价被引量:6
《煤矿安全》2009年第6期98-101,共4页刘颖 孙亚军 徐智敏 何建国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07CB209401)
为了研究煤层顶板突水风险,以小浪底水库下新安矿区为例,根据矿区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参数,在分析煤层顶板上覆岩层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基础上,计算出有效隔水层厚度,并建立突水模型,利用顶板突水阈值和GIS技术对矿区安全性程度进行分区,进...
关键词:水体下采煤 有效隔水层厚度 顶板突水闽值 GIS 突水模型 
小浪底水库下采煤导水裂隙发育监测与模拟研究被引量:90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第2期238-245,共8页孙亚军 徐智敏 董青红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7CB209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634050)
新安矿有8.00×107 t煤炭资源处在小浪底水库水体之下,煤厚变化大(0.0~18.8 m),现有的导水裂隙高度计算方法不能满足水体下采煤安全评价的要求,水体下采煤存在突水隐患。为确定开采过程中覆岩破坏上限及其是否导通地表水体,研究区在5...
关键词:采矿工程 水体下采煤 覆岩破坏 导水裂隙 矿井突水 
小浪底水库下采煤覆岩破坏综合探测技术研究被引量:6
《煤矿安全》2008年第4期25-28,共4页孙亚军 徐智敏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07CB209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5063405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372123)
根据煤矿覆岩破坏观测的研究现状,从小浪底水库下采煤矿井防治水工作的需求出发,首次尝试采用钻探与物探手段相结合、多种物探手段相结合以及井上下观测相结合的综合探测手段进行小浪底水库下煤炭资源开采后覆岩破坏规律的观测,取得了...
关键词:水库下采煤 覆岩破坏 导水裂隙带 综合观测 矿井防治水 
综合探测技术在覆岩破坏观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煤炭工程》2008年第3期69-72,共4页徐智敏 孙亚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7CB209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63405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2123)资助
从小浪底水库下采煤防治水技术工作的需求出发,首次尝试采用钻探与物探手段相结合、多种物探手段相结合以及井上下观测相结合的综合探测手段进行小浪底水库下煤炭资源开采后覆岩破坏规律的观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准确判断了煤层开采后...
关键词:覆岩破坏 导水裂隙带 综合探测 水库下采煤 
水库下采煤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被引量:25
《中国矿业》2008年第3期96-99,共4页徐智敏 孙亚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7CB209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63405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2123)资助
本文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新安煤矿小浪底水库下采煤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进行预测研究,选取了顶板岩性、顶板抗压强度、覆岩类型、倾角、覆岩厚度、泥岩比、煤层采厚等因素作为导水裂隙带预测模型的影响因子,建立了导水裂隙带高度的...
关键词:导水裂隙带 BP神经网络 水库下采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