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标准稠度

作品数:89被引量:7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颜碧兰江丽珍张新爱孟令友陆毅更多>>
相关机构: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公路检测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闭路磨系统水泥标准稠度升高的原因与粉磨工艺优化措施
《新世纪水泥导报》2024年第5期36-39,共4页何坤富 韦毅忠 陶从喜 周靖 滕灼光 蒋付旺 
水泥标准稠度是评价水泥凝结时间和安定性等性能的重要指标,对保证工程质量、优化材料性能、评估水泥质量和提高经济效益都起着关键作用。H公司闭路磨系统水泥标准稠度升高,针对分析出的原因施以工艺优化措施,包括降低水泥磨机内流速、...
关键词:水泥 标准稠度 水泥质量 混凝土 
浅谈降低水泥标准稠度需水量的几点经验被引量:2
《水泥工程》2023年第6期24-26,共3页单超 刘映德 任春玲 
要配制高性能混凝土,不仅要求水泥的强度要高,同时也要求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要低,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要好。通过选择低需水量的原材料,对粉磨装备工艺进行改进,对工艺操作参数进行优化改善颗粒级配等措施实现了水泥标准稠度需水量...
关键词:需水量 标准稠度 水泥 混凝土 粉磨 
P·O 42.5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偏高原因及解决措施
《中国水泥》2022年第S01期156-158,共3页刘公羽 陈龙 张静 
通过对水泥配料方案的优化、水泥比表面积的控制及粉磨工艺研磨体级配的调整,我公司P·O42.5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大幅下降,由优化调整前的29.8%,下降到28.4%,水泥与外加剂的相容性显著提升,用户拌制的混凝土和易性和工作性明显改善,得...
关键词:配料方案 比表面积 粉磨工艺 研磨体级配 标准稠度用水量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及凝结时间试验中用水量及装模方式的研究
《交通科技与管理》2022年第4期99-101,共3页王红曼 
“确定水泥标准稠度净浆用水量、理想地把水泥标稠下的浆体填入试模”作为水泥标稠、凝结时间试验中起基础作用的步骤,其准确性决定着后续流程是否能够准确完成,检测结果是否可以准确得出。通过结合相关试验人员已有的研究经验,以及相...
关键词:水泥 标准稠度用水量 凝结时间 装模方式 
浅谈降低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经验
《水泥》2021年第10期35-36,共2页刘新明 
随着市场对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的要求逐步提高,对水泥生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求水泥生产企业必须降低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以提高水泥与混凝土外加剂的相容性。
关键词:标准稠度用水量 
对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一点思考
《黑龙江交通科技》2021年第8期18-19,共2页池波 朴志海 姚瑞珊 孙明刚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是一个待商榷的水泥物理性能专用指标,它不但影响着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等指标,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混凝土的工作性、力学性及耐久性能。
关键词:水泥 标准稠度用水量 混凝土 综合性能 
降低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几点措施被引量:1
《中国水泥》2021年第S01期179-181,共3页殷婷娟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是水泥质量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水灰比,对混凝土强度和密实性影响较大。本文通过改变熟料矿物组成、水泥粉磨工艺、混合材的质量来降低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关键词:水泥 标准稠度用水量 熟料 石灰石 粉煤灰 磷石膏 
基于GRA的大理石粉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影响因素研究
《价值工程》2020年第20期164-168,共5页李桂山 莫锦平 张帆 张金团 胡琴 
广西防灾减灾与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9ZDX003);广西水工程材料与结构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GXHRI-WEMS-2020-03)。
为研究大理石产业粉体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影响因素,以大理石产业粉体的种类(大理石粉、大理石废粉)、细度(3000目、600目、400目、废粉)及掺量(0、5%、10%、15%、20%、25%)为参数,设计了21组配合比开展试验研究,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
关键词:大理石产业粉体 标准稠度用水量 灰色关联度分析(GRA)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和凝结时间的准确度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被引量:1
《居业》2020年第3期91-92,共2页吴赟 刘蔚 王恒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及凝结时间是水泥国家标准中的两项重要技术指标,在指导水泥生产、使用等方面意义重大。通过分析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及凝结时间影响因素,合理减小水泥物理检验中操作中的误差,从而使检验结果更可靠、可比。
关键词:标准稠度用水量 凝结时间 影响因素 解决措施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偏高的原因分析解决措施被引量:1
《水泥工程》2020年第1期31-33,共3页贾兆义 
对同一区域不同厂家熟料、混合材、指标控制及粉磨工艺对比,找出水泥标稠偏高原因。通过对水泥配料方案优化、水泥生产的细度控制及粉磨工艺的改进,P·O42.5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大幅降低,调整前后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下降1.5%左右,水泥与...
关键词:配料方案 细度 粉磨工艺 降低标稠用水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