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地震作用

作品数:232被引量:647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马玉宏刘立平李英民周福霖沈朝勇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广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交通科技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水平地震作用下摄影棚混合结构支承框架的减震控制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22年第2期94-104,共11页周长东 李亚鹏 阿斯哈 裘建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078030,51678039)。
由钢筋混凝土框架支承的大跨钢网架屋盖组成的混合结构在现代大型摄影棚结构中广泛采用,而下部钢筋混凝土支承框架抗震性能较差,需要对其进行减震控制。本文以某大型摄影棚混合结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软件SAP2000建立了非线性有限...
关键词:减震控制 支承框架 摄影棚混合结构 水平地震 抗震性能 
抗震支吊架的应用技术被引量:7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7年第S1期133-137,共5页陆成伟 
支吊架从形式上由最初的各杆件现场焊接成型,逐渐演变为工厂定制杆件和连接件,现场进行组装;由草率地进行安装,演变为事先进行专门设计,合理安装;由只单一考虑竖向承重工况,演变为还需考虑水平地震作用,并由此产出了抗震支吊架这一形式...
关键词:支吊架 抗震斜撑 水平地震作用 
多层框架-支撑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支撑合理数量被引量:1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2年第6期116-119,共4页程小燕 薛彦涛 
随着耗能支撑的发展,支撑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新建结构和旧有建筑的加固改造中。本文依据框架-支撑结构的协同工作原理,按照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对混凝土框架-支撑结构侧移变形的限值,推导出了满足层间位移角限值的支撑数量的计算公式,从...
关键词:框架-支撑结构 地震作用 层间位移角 自振周期 支撑的合理数量 
水平地震作用下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比对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2年第1期1-6,共6页蔡龙 杜宏彪 金仁和 
针对不同的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比γ,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转换层设在第1层的14层框支剪力墙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了水平地震作用下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比对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并...
关键词:框支剪力墙 转换层 侧向刚度比 抗震性能 
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串联隔震结构的振动控制被引量:5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0年第4期32-37,共6页杜永峰 林治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78087)
国内外许多实际的隔震工程都采用橡胶隔震支座与地下室悬臂柱串联的隔震方案。本文针对串联隔震结构提出了振动控制策略,即在隔震层附设一定数量的减震控制装置,同时,本文建立了在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串联隔震结构振动控制体系的运动方程...
关键词:串联隔震结构 振动控制 序列最优控制 
用系数法计算多层砌体房屋水平地震作用和楼层剪力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8年第4期125-128,63,共5页苏琪 苏琳 
根据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有关规定,在符合基本假定的条件下,推导出多层砌体房屋水平地震作用和地震剪力的系数公式和系数值,并用系数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和楼层地震剪力,供设计参考。
关键词:多层砌体房屋 水平地震作用 楼层地震剪力 系数计算公式 
基于Pushover方法的框筒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层间耗能研究被引量:3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6年第3期1-6,共6页沈蒲生 朱建华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20020532010)
地震中输入结构的能量,首先应考虑的是它在结构层间的分布情况,层间耗能规律是结构抗震分析与设计的能量方法中的一个主要部分之一。本文通过一12层的钢筋混凝土框筒结构实例,利用pushover方法分析了其层间耗能分布规律,与非线性动力时...
关键词:转换层 钢筋混凝土框筒结构 PUSHOVER分析 层间能量分布 层间弹塑性位移 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 
水平地震作用下底部多层大空间框支剪力墙结构中落地剪力墙合理数量研究被引量:2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6年第1期55-61,共7页沈蒲生 刘杨 
地震作用下,底部多层大空间框支剪力墙结构中落地剪力墙合理数量的确定是关系到结构的安全和经济合理的关键问题。本文首先采用分区混合法将框支剪力墙结构分成转换层上部剪力墙结构和转换层下部框架-剪力墙结构两部分,并将前者等效为...
关键词:底部多层大空间 地震作用 振型分解反应潜 落地剪力墙合理数量 
建筑结构在不同方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振动效应被引量:6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4年第6期9-14,共6页潘东辉 蔡健 
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构在平扭耦联下的扭转振动效应 ,研究具有不同动力特征的单层结构在不同方向地震作用下扭转效应的变化 ,发现不同动力特征下地震作用方向对结构扭转效应的影响不可忽略 ,因此认为衡量建筑结构扭转振动效应时...
关键词:建筑结构 地震作用方向 扭转振动效应 扭转变形能 抗震设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