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只眼

作品数:1156被引量:22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赵近陈晓秀吉军王宇陈光兴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江苏师范大学《中国新时代》编辑部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小说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小说的第三只眼(创作谈)
《延河》2023年第11期53-55,共3页林喜乐 
作家需有独立思考生活的能力。原因非常简单,没有思考,如何理解生活?没有别于常人的理解,何以完成别于常人的表达?我认为,作家的创作底气完全是陷入绝境或黑暗中时才能得以完成的,遇到无解的问题时才能开动脑筋,创造性地进行观察、思考...
关键词:第三只眼 陷入绝境 人的创造力 创作谈 独立思考 无解 常人 表达 
第三只眼看文坛
《小说月刊》2022年第11期1-1,共1页
我是在一个完全没有书的家庭长大的。我父亲甚至得意扬扬地自夸,说他从来就没有从头到尾地读完一本书。——侦探小说家勒卡雷提到自己的童年时说。
关键词:侦探小说 得意扬扬 文坛 
第三只眼看文坛
《小说月刊》2022年第5期1-1,共1页
我的父亲是“大三线”建设工人,每隔几年回家一次。我年少时和父亲见面很少,写这本书是想弥补感情上的缺失,尤其是父亲去世后,总觉得要用文字致敬他们那一代工人。——梁晓声说,小说家应该成为时代的文学性的书记员。创作《人世间》最...
关键词:梁晓声 书记员 文学性 情愫 小说家 
第三只眼看文坛
《小说月刊》2022年第3期1-1,共1页
小小说对写作是一种挑战。小小说不小,要找到特别绝的结尾。我挺喜欢这样的思维,高度凝练,三笔两笔像油画一样把人物形象地点染出来,这就要求作家有非常好的文字功底,我偶尔碰到了就会写,写了不少。
关键词:文字功底 人物形象 小小说 点染 
“第三只眼”:李渔小说叙事中对话场域的实现被引量:2
《明清小说研究》2020年第4期107-123,共17页魏琛琳 李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比较文学视野下李渔作品的英译研究”(项目批准号:19CZW02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资助编号:2019M663762)的阶段性成果。|。
李渔作品的新奇性和颠覆性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但截至目前为止,尚未有学者撰文探讨“观看”这一别出心裁的设置在李渔创作中发挥的作用。本文聚焦李渔对“观看”这一行为的描述和重视,将其作品置于巴赫金理论视域下,探讨“第三只...
关键词:第三只眼 视觉维度 内在对话性 阐释的公共性 
第三只眼看文坛
《小说月刊》2020年第11期1-1,共1页
国内每本推理小说出版都会有人说是抄东野圭吾,为什么?因为东野圭吾的小说最有名。——《隐秘的角落》原著作者紫金陈回应被指抄袭东野圭吾。
关键词:东野圭吾 推理小说 原著作者 隐秘 
第三只眼看文坛
《小说月刊》2019年第12期1-1,共1页
别人见面都称道,你90岁还能写出这祥一本书!实际他们应该问的是,为什么我到了90岁,才能写出这部书?——茅奖史上最年长的获奖作家,90岁的徐怀中是在病房里得知长篇小说《牵风记》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
关键词:茅盾文学奖 徐怀中 获奖作家 第十届 长篇小说 
小说《第三只眼》的文体学解读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年第9期12-12,42,共2页莫永华 
西藏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洛桑然巴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西藏叙事研究”(项目编号:SK2017-52)的阶段性成果
《第三只眼》是笔名为洛桑然巴的作者创作的自传体性质小说三部曲之一,该作品对西藏进行了神秘化的描绘,加剧了西方社会对当时西藏的错误认识。本文以该小说为文本,尝试从文体学的视角,对该作品中的词汇、修辞手法和叙述视角进行分析,...
关键词:《第三只眼》 神秘化 文体学 
第三只眼(中篇小说)——心识愿者T1何西实验档案
《南方文学》2019年第3期61-82,共22页杨映川 
阿蒙罗萨是我以前在母星结识的一位挚友,他属于星际巡夫中的一员,如果要对其进行根源式的追寻,他亦属于宇宙低级空间生命播种者之中极为特殊的一环,也可以说他是归属于整个空间密度系统非常专项的一位工作体。他曾经向我讲述过一个故事...
关键词:第三只眼 T1 一幅画 
第三只眼看文坛
《小说月刊》2019年第4期1-1,共1页
我不会成为一个小说家,诗人的生活简单、直接、粗放表达的,诗人是天真的;小说家的思维缜密、绵长,成功的小说家是老奸巨猾的.--余秀华有一个神奇的逻辑:诗歌写得好的人,小说也可能写得很好,但是小说写得好的人,诗歌一定写不--因为老奸...
关键词:文坛 小说家 诗歌 诗人 心灵 纯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