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水

作品数:2052被引量:7339H指数:3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黄廷林王占生刘文君李星王立国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微污染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粒径砂滤池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运行效果评价被引量:1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第1期45-50,共6页张晓娜 胡小芳 何嘉莉 巢猛 
针对微污染水源水,通过生产性试验对比不同粒径砂滤池对颗粒数、无脊椎动物、氨氮、荧光溶解性有机物和消毒副产物的去除效果,并结合出水阀开度分析滤池水头损失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细砂滤池出水颗粒数明显低于常规砂滤池,更能保障出...
关键词:微污染水源水 砂滤池 粒径 三维荧光光谱 运行效果 
采用生物净化滤柱同步降低COD_(Mn)并去除NH^(+)-N、Mn^(2+)的启动过程研究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2期265-270,共6页梁雄伟 程修文 于少鹏 孟博 
黑龙江省寒区湿地生态与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007);哈尔滨学院青年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HUDF2019106);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引导项目(LH2021E096)。
采用生物净化滤柱降低微污染水源水中的COD_(Mn)并去除NH-N、Mn^(2+),考察净化启动过程中以及沿程的CODMn、P(NH_(4)^(+)-N)、p(Mn^(2+))变化.结果表明,在71d时,出水中的CODMnp(NH_(4)^(+)-N)、p(Mn^(2+))均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关键词:COD_(Mn) NH_(4)^(+)-N Mn^(2+) 生物净化滤柱 微污染水源水 
好氧反硝化细菌及其在微污染水源水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1
《微生物学报》2023年第2期465-482,共18页沈桐 江进 李宁 罗晓楠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19B110205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00039,52100004)。
相比于氨氮,天然水体中的硝酸盐氮通常更稳定,导致更难将其从水中去除。由于好氧反硝化可以在有氧环境下进行反硝化作用去除硝酸盐氮,该过程对含有较高溶解氧的天然水体中硝酸盐氮处理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好氧反硝化菌的分离纯化现...
关键词:好氧反硝化菌 脱氮机制 微污染水源生物修复 
微污染水源水生物预处理研究进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1年第11期228-230,共3页王东 
本文综述了在微污染水源水生物预处理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生物转盘及生物流化床的作用机理及其工程应用,并对微污染水源水生物预处理的发展前景加以展望。
关键词:微污染水源水 生物预处理 生物滤池 生物接触氧化 生物转盘 
我国微污染水源地污染现状及其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0
《现代化工》2021年第10期42-46,共5页李跃平 刘玉香 
山西省水资源管理中心资助;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方面)(201603D321010;201903D311004);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2016-033)。
综述了微污染水源地水的水质特点、污染来源以及污染现状;针对微污染水源水的主流处理方法进行了概述;对微污染水源水生物处理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微污染 水源地水源水 污染现状 水处理技术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分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2021年第7期159-159,共1页马小红 
文章先分析了微污染水源的危害,随后介绍了微污染水源相关处理技术,包括优化传统处理工艺技术、预处理技术以及深化处理技术,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微污染水源 处理技术 预处理技术 深化处理技术 
不同滤料滤池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生产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
《城镇供水》2021年第2期42-46,共5页张晓娜 何嘉莉 刘清华 巢猛 
对比研究不同滤料滤池对浊度、有机物、三卤甲烷前体物的去除效果,并结合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分析其对荧光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炭砂滤池、炭滤池以及砂滤池对浊度的去除效果良好,炭砂滤池对浊度控制效果最佳;炭砂滤池和...
关键词:滤料 浊度 有机物三卤甲烷前体物 三维荧光光谱 
包埋菌-超滤工艺处理氨氮微污染水源效果研究被引量:2
《科技和产业》2021年第3期292-295,共4页雷晓玲 肖琴 杨程 魏泽军 颜海 
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专项产业类重点研发项目(cstc2018jszx-cyzdX0037);重庆市社会民生科技创新专项(cstc2016shmszx30024)。
以重庆市某微污染地表水源为对象,考察包埋硝化菌颗粒填充率为30%的流化床-超滤联用工艺处理效果,并与传统工艺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氨氮为0.38~1.27 mg/L、高锰酸钾指数COD Mn为6.5~8.0 mg/L,在溶解氧DO≥2 mg/L,水力停留时间...
关键词:微污染水源水 包埋菌 超滤 氨氮 
不同载体强化生物膜法处理西北农村微污染水源水被引量:3
《安徽农业科学》2021年第5期83-86,89,共5页张莉红 杨超 张鹏 朱雪燕 邢晓红 
兰州市科学技术局项目(2019-1-40);甘肃省科学技术厅项目(18YF1FA010)。
模拟西北农村微污染水源作为处理对象,对比不同载体的挂膜效果,研究优选载体生物膜法降解高锰酸盐指数(COD Mn)及氨氮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聚氨酯轻质悬浮载体明显优于其他4种载体,启动挂膜快,处理效果好,聚氨酯轻质悬浮载体在DO=1~3 m...
关键词:微污染水源 COD_(Mn) 氨氮 生物膜法 聚氨酯轻质悬浮载体 
微污染水源水有机污染物去除技术试验研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0年第8期00135-00138,共4页汪烨 
考察了常规工艺、生物强化滤池工艺、预臭氧—常规处理—生物活性炭滤池、常规处理—后臭氧—生物活性炭滤池工艺这四种工艺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机理和效能。试验结果表明:常规工艺对1,2,4-三氯苯、DMP、DBP、DEMP及多环芳烃类总去除率分别...
关键词:臭氧 生物活性炭 生物稳定性 微量有机污染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