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

作品数:9398被引量:10332H指数:3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金一南田可文金泽龙滕绍华王毓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青年文学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确定性的思索者--对昆德拉小说美学的理解
《青年文学家》2020年第3期108-110,共3页杨潇仪 
作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坛的小说家,米兰·昆德拉以其睿智的思考形成独树一帜的智慧风格。本文通过探讨昆德拉的复调小说理论与小说史观,探究昆德拉对于存在的认识,分析其对不确定性的思索与实验。
关键词:不确定性 存在 复调小说 小说史观 
书中自有人生的灯塔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11期24-24,共1页王嘉一 
路遥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让我爱不释卷,看完这部小说我思索了很多。小说的场景描写不宏大但很真实,小说中的人物不伟大但很朴实,小说的结局有些不尽人意但很现实。小说的主人公——孙少平,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以至于到了高...
关键词:灯塔 小说 人生 场景 思索 家庭 主人公 农村 
对芥川龙之介《手帕》的一点思索
《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9Z期130-130,共1页周丽洁 
芥川龙之介《手帕》一文一直以来在学者眼中仅仅是对新渡户稻造'武士道'的一种嘲讽。可事实上,芥川在其中寄托了自己对东西方文明碰撞产生的忧虑,对当时日本社会道德的忧心,甚至是对自我的嘲讽和反思。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 《手帕》 社会道德 
评《心灵的探寻》的鲁迅思维与知识分子思索
《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6X期41-41,共1页蔡丹蓝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其作品蕴含的辩证思维具有独特的价值。本文通过对钱理群先生《心灵的探寻》一书中提及的鲁迅'心灵辩证法'的分析,来探求鲁迅的辩证思维方式。
关键词:鲁迅 心灵辩证法 知识分子 
守望与撤离——论张炜《秋天的思索》的理性悖论
《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15期35-35,共1页孙立力 
《秋天的思索》主人公“老得”代表道德的正义性,“王三江”代表利益的最大化。道德责任与人心欲望的冲突、斗争,精神上的守望与行动上的撤离体现了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悖论。
关键词:《秋天的思索》 价值理性 工具理性 悖论 
浪漫爱情中的哲理思索——浅谈《北极风情画》与《吉普赛的诱惑》
《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9Z期71-71,73,共2页訾西乐 
无名氏的《北极风情画》与徐訏的《吉普赛的诱惑》,在书写爱情的缠绵与纠葛时,也映照出主人公在高贵与卑贱、美丽与丑陋中的选择和取舍。作者在描写悲欢离合的故事中,表达出对个体自由的追求及生命存在状态的反思。
关键词:爱情 哲理 思索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利用与开发思索
《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10Z期175 177-175,177,共2页刘力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应该同时进行,强化非物质遗产的保护能够为开发提供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潜在价值是旅游,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是一种联动的管虚拟,在促...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利用开发 
思索的意义——从生与死两条线索浅析《挪威的森林》主题
《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32期64-64,共1页李莉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影响力最大的作品。在作品中。作者用起娴熟的写作技巧让读者的思维在现实与虚幻的两个世界游弋,更用生与死两条线索引导读者在小说营造的孤独意味中完成对生活乃至生命意义的思考。
关键词:  思索 选择 
“江天月色”引发的诗意化的人生思索和宇宙意识——浅析《春江花月夜》的结构艺术
《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9X期24-24,共1页汪文国 
《春江花月夜》是唐诗中的名篇,其结构艺术之美不仅反映在韵律和节奏的把握上,更体现于诗人由"江天月色"引发的诗意化的人生思索和宇宙意识之中。故而呈现出了内在与外在完美统一的艺术之美。
关键词:《春江花月夜》 结构艺术 人生思索 宇宙意识 
狂欢与思索——《我想乘上一艘慢船到巴黎去》审美分析
《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22期35-35,共1页盛慧 
莽汉主义是80年代"第三代"诗歌的重要流派,"莽汉"诗歌以其独有的特征为人们扩展了新的阅读空间和审美视角。本文通过《我想乘上一艘慢船到巴黎去》进一步分析莽汉诗歌的艺术形式、美学追求、现实思索与莽汉们的精神气质。
关键词:矛盾张力 自我意识 解构崇高 本土文化 西方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