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种子

作品数:49被引量:11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翠云王春平张万松郭香墨汤其林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省种子管理站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天津农林科技》《种子》《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种业导刊》更多>>
相关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甘肃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种子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在中国种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被引量:5
《种子》2009年第3期93-96,共4页张万松 郭香墨 张爱民 王淑俭 王春平 
河南省“九五、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961010302、971010111、0324100015);国家标准化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10-198)
通过对比分析,阐明了在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种子生产应用中"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的先进性和"三圃制"的局限性。充分显示出"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在形成我国种子生产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和积极作用,以及在构建现代种子产业体制中技术上的纽带和...
关键词:四级种子生产程序 三圃制 中国种业 种子生产体系 种子产业体制 
谷子良繁技术的发展与四级种子生产体系被引量:2
《种子》2005年第1期85-86,共2页程汝宏 刘正理 孟昭桂 铁双贵 
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谷子良繁技术的发展历史 ,指出传统技术的弊端 ,提出谷子四级种子生产体系及相应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谷子 种子生产 技术要点 传统技术 中国 发展历史 体系 弊端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研究与中国种子产业化被引量:1
《种子》2002年第6期91-93,共3页陈翠云 王春平 张伟 
“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即育种者种子→原原种→原种→良种的种子生产程序 ,具有较多的优越性 ,有利于促进中国种子产业化的实现 ,适合中国加入 WTO后的种子产业发展新形势。
关键词:农作物 四级种子生产程序 中国 种子产业化 应用模式 
论甘薯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及繁育供种体系被引量:5
《种子》2002年第6期61-62,共2页王林生 孔祥生 
利用 2 0世纪 5 0年代沿袭下来的“三圃制”进行甘薯种薯生产 ,已难以适应现代化种业的发展。为此 ,本文结合甘薯生产实践 ,借鉴农作物良种繁育的最新成果 ,提出了甘薯育种者种子→原原种→原种→良种四级生产程序及关键技术 ,同时也探...
关键词:甘薯 四级种子生产程序 繁育供种体系 育种者种子 原原种 原种 良种 
应用“四级种子生产程序”搞好“育、繁、推”一体化被引量:2
《种子》2001年第5期48-49,共2页张伟 王春平 苗艳芳 
本文概述了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的应用 ,促进了“育、繁、推”一体化 ,从而提高了成果的转化率。
关键词:四级种子生产程序 一体化 育种繁育 良种推广 
我国棉花良繁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探讨被引量:2
《种子》2000年第6期58-60,共3页刘金生 刘海涛 张永山 郭香墨 
我国棉花良繁技术的理论基础在于保持原品种种性 ,而做法表现在保持和选择两个方面。本文对长期沿用前苏联的“三圃制”及类似技术进行了分析 。
关键词:棉花 良种繁育 三圃制 四级种子生产程序 
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在玉米自交系生产中的应用被引量:1
《种子》1999年第5期72-73,共2页王林生 魏良友 刘宪法 杨占国 吴学林 
长期以来,采用提纯复壮生产玉米自交系,存在许多弊端。利用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繁殖自交系,该方法以现代遗传学理论为指导,较好地防止了玉米自交系的混杂退化.有效地保持了玉米自交系的纯度和种性,可操作性强,降低生产成本,加速自...
关键词:玉米 自交系 四级 种子生产程序 
我国棉花良繁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被引量:3
《种子》1997年第4期38-40,共3页郭香墨 刘金生 丰嵘 刘海涛 
近年来我国棉花良种繁育体制同其它作物一样,形式繁多,种出多门,对生产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亟待改革。总的看来,我国棉花良繁体制的理论基础在于保持原品种种性,而做法表现在保持和选择两个方面。本文对长期沿用原苏联的“三圃制...
关键词:良种繁育 棉花 三辅制 四级种子生产程序 
育种者种子贮藏试验和应用效果的研究被引量:4
《种子》1997年第2期10-13,共4页陈翠云 王春平 张万松 孔景芝 袁祝三 
河南省科委攻关项目;"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研究与推广应用"中的子项目
通过对两品种育种者种子的贮藏试验,及对以育种者种子为种源基础的“四级程序”原种的产量鉴定,探讨了在相应干贮条件下育种者种子有关性状变化规律,以及“四级程序”原种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应用“四级程序”提供了有关依据。
关键词:种子 贮藏试验 四级种子 生产程序 
试论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的理论基础被引量:6
《种子》1996年第5期51-52,共2页王林生 郭家信 
在种子生产过程中,影响品种群体的遗传稳定性因素很多,但四级种子生产程序都可以避免或降低到最低限度,有效地保持了品种群体的遗传稳定性,成为种子生产中比较成熟的良繁技术路线。
关键词:种子生产 品种群体 遗传稳定性 四级种子生产程序 良繁技术路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