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生产体系

作品数:17被引量:7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殿星王寅徐尚忠马克军刘纪麟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安徽农业大学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种业》《中国农业科学》《玉米科学》《种子世界》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大数据的种子生产体系建设与管理
《中国种业》2022年第4期14-15,共2页何歆媛 宋罗娜 侯军岐 
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数字经济迅速发展,快速向各个领域渗透,在农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是建设现代农业体系的重要环节。从分析我国种子生产体系现状出发,探讨了基于大数据的种子生产体系的特点,并提出建设...
关键词:大数据 种子生产 体系 建设 管理 
法国的种子认证制度
《种子》2015年第6期63-65,共3页熊融 张维鼎 郝洛曼 
法国是欧盟地区最大的种子生产国,也是最早实施种子认证的国家,其认证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这一制度日益完善,并成为促进法国乃至欧盟地区种业繁荣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关键词:种子认证 欧盟种子生产体系 种子田间品质监控 
通麦2号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及生产技术被引量:6
《中国种业》2013年第7期76-77,共2页王启明 
春小麦通麦2号是青海省大通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08年培育的小麦新品种,为了加快新品种推广和成果转化应用,进一步完善标准化栽培技术,提高产品商品率,形成产业化;建立种子生产体系,保证种子的纯度,提高效益。2010年大通县农业...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 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生产技术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种子生产体系 标准化栽培技术 成果转化 新品种推广 
上海农场的种子生产体系良繁和引进作用建设
《中国种业》2011年第11期27-27,共1页罗中喜 吴国锋 
上海农场种子公司成立于1997年.2004年在上海农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的基础上组建了良繁中心.主要承担三大任务:一是品种选育.二是基础种提纯复壮.三是品种试验。种子生产体系的主要内容就是基础种提纯复壮和品种试验.通过这些年的...
关键词:种子生产体系 农场 上海 技术服务中心 品种试验 提纯复壮 种子公司 品种选育 
杂交玉米制种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2
《种子科技》2011年第6期42-43,共2页王德文 
随着玉米制种产业的不断发展,一些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严重影响了玉米种子的生产和质量。为此,只有不断完善种子生产体系,提高种子生产技术水平,规范种子生产行为,才能使玉米制种产业真正成为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渠道。1选地、...
关键词:玉米制种 高产栽培技术 种子生产体系 杂交 种子生产技术 制种产业 土地平整 玉米种子 
开放型小麦种子生产技术体系研究被引量:1
《中国种业》2009年第12期10-12,共3页张素平 
目前我国现行的小麦良种生产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形式下的农业生产需求,因此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我国地域辽阔、生态类型多样等特点.积极探索并建立适合我国小麦种子生产的多形式、多渠道、多方位、多区...
关键词:小麦种子 生产技术体系 开放型 种子生产体系 农业科研成果 科学发展观 新品种推广 生产需求 
论“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在中国种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被引量:5
《种子》2009年第3期93-96,共4页张万松 郭香墨 张爱民 王淑俭 王春平 
河南省“九五、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961010302、971010111、0324100015);国家标准化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10-198)
通过对比分析,阐明了在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种子生产应用中"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的先进性和"三圃制"的局限性。充分显示出"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在形成我国种子生产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和积极作用,以及在构建现代种子产业体制中技术上的纽带和...
关键词:四级种子生产程序 三圃制 中国种业 种子生产体系 种子产业体制 
杂交春油菜制种现状及提高制种质量措施被引量:1
《种子世界》2007年第8期47-47,共1页王发忠 王秀兰 王启霞 
互助县属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为农业主产县之一,海拔较高,太阳辐射强,气温较低,日照时间长,空气湿度小,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喜温凉作物形成高产,同时也有利于作物高产遗传基因的表达和高产性状的巩固,对油菜生长发育和优良性状的...
关键词:杂交油菜 春油菜 质量措施 制种 种子生产体系 东部农业区 产业化体系 太阳辐射 
小麦温敏不育系A3314温敏不育性的遗传研究被引量:19
《中国农业科学》2005年第6期1095-1099,共5页宋喜悦 何蓓如 马翎健 胡银岗 李宏斌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1AA241043)
为建立技术简便、成本低廉的二系杂交小麦种子生产体系,选育适应范围广泛的温敏不育系,利用发明专利技术(ZL00105488.0)选育的非1B/1R类型K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A3314与恢复系Silverstar的F2和BC1F1分离群体及可育条件下的1B/1R类型K型...
关键词:温敏不育系 温敏不育性 遗传研究 非1B/1R类型 雄性不育系 雄性不育基因 雄性不育性 K型小麦 种子生产体系 温度敏感特性 分离群体 主效基因 隐性核基因 杂交小麦 育性反应 专利技术 基因控制 等位基因 成本低 F1代 BC1 
玉米杂交种川单13号的种子生产体系
《中国种业》2003年第7期40-40,共1页倪忠 谭登峰 
关键词:玉米 杂交种 “川单13号” 种子 生产体系 自交株 单穗繁殖 种子干燥 低温贮藏 冷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