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苗猝倒病

作品数:17被引量:5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京元霍宪起蔡三山王勋建侯明生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临沂师范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甘肃科技》《农业与技术》《现代农村科技》《湖北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湖北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油松苗猝倒病防治效果试验被引量:1
《现代农村科技》2023年第8期72-73,共2页罗婷 
油松苗猝倒病是油松苗期主要病害之一,主要为害油松苗圃1年生以下幼苗,造成大量幼苗猝倒死亡,危害较为严重。试验采用不同方法进行防治,均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油松 苗期猝倒病 防治效果试验 
松苗猝倒病防治效果试验
《现代农村科技》2023年第5期76-77,共2页曹荣 
松苗猝倒病是松树苗期主要病害之一,由苗床育苗病菌传染导致幼苗猝倒死亡。试验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防治,均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松苗猝倒病 症状 防治试验 
浅析马尾松病虫害防治技术被引量:2
《农业与技术》2018年第22期208-208,共1页琚煜熙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马尾松作为我国主要树种之一应当得到保护,讨论其病虫害防治技术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基于此,本文从3个角度分析了马尾松病虫害防治技术,包括马尾松毛虫防治技术、马尾松苗猝倒病防治技术和马尾松疱...
关键词:马尾松 病虫害防治 松苗猝倒病 
松苗猝倒病防治技术被引量:2
《陕西林业科技》2014年第6期76-79,共4页岳地选 卢福学 王富荣 
根据多年育苗实践,简述了松苗猝倒病田间识别症状,发病流行规律。提出了防治松树苗木猝倒病应把握土壤处理、种子筛选与处理和苗木管理三个关键技术环节。
关键词:松苗 猝倒病 症状 防治技术 
松苗猝倒病的发病以及防治研究
《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6期300-300,共1页刘银萍 
松苗碎倒病又叫立枯病、萎倒病,是一种世界性的病害,主危害针叶树苗。在针叶树种中,松属、杉属、落叶松属树种都易感病,仅柏类是抗病的。阔叶树种如锻树、梓树、桑树、香椿、臭椿、木荷、刺槐、枫杨、榆树、银杏、擦树、石楠、海棠...
关键词:猝倒病 松苗 防治 病害发生规律 发病 针叶树种 松属树种 阔叶树种 
浅谈马尾松病虫害的防治
《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年第21期30-30,共1页何嘉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马尾松主要的病虫害进行分析,并根据其虫害情况进行防治。
关键词:松苗猝倒病 松材线虫病 马尾松毛虫 松实小卷蛾 
松苗猝倒病防治技术研究
《陕西林业》2010年第1期42-42,共1页熊娟 陈玉明 
松苗猝倒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是苗圃地的第一大病害。据调查,苗圃中因猝倒病减产一、二成是常见的事,绝产的例子也很多。培育松苗时,要把防治猝倒病放在头等的地位。
关键词:防治技术 猝倒病 松苗 苗圃地 世界性 病害 减产 
松苗根际生防菌的研究被引量:4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6期151-154,共4页王勋建 蔡三山 霍宪起 江厚利 陈京元 
湖北省教育厅2004年科技项目(2004D001);国家林业局"948"项目(2003-4-39)
采用平皿稀释分离法,通过对320株湿地松根际细菌分离物的筛选,获得1株拮抗性强的细菌菌株;运用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对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以镰刀菌属(Fusarium)、丝核菌属(Rhizoctonia...
关键词:松苗猝倒病 生防细菌 16S RDNA序列分析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拮抗菌C23对松苗猝倒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及在松苗根际的定殖被引量:8
《山西农业科学》2009年第11期33-36,共4页霍宪起 陈京元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2003-4-39);湖北省教育厅2004年科研项目(2004D001)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C23是一株从湿地松根部分离到的拮抗细菌。在培养2 d后,其培养物对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均表现出明显抑制效果,但对镰刀菌(Fusarium sp)几乎没有抑制作用。在室内防病试验时,C2...
关键词:拮抗细菌 猝倒病 根际 定殖 
松苗猝倒病病原菌鉴定与生物学特性观察被引量:3
《湖北农业科学》2009年第11期2752-2755,共4页王勋建 陈京元 蔡三山 霍宪起 江建国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2003-4-39);湖北省教育厅2004年科研资助项目(2004D001)
对来自湖北省不同地区的湿地松苗圃猝倒病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病原菌的致病性、培养性状及相关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湿地松猝倒病的病原菌之一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 Schl.)。该菌的生长温度范围为10~35℃,最...
关键词:湿地松 猝倒病 尖孢镰刀菌 生物学特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