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油田

作品数:31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张磊贺其川叶诗均彭信海高江取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长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国土资源导刊》《江汉石油科技》《石油钻探技术》《石油天然气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风险创新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松滋油田红花套组油源及油气运移研究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4-7,共4页胡春叶 
运用多项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确定了松滋油田新沟嘴组、沙市组、白垩系红花套组和渔洋组的油源关系,认为万城断层上下盘各层位的原油均来自于梅槐桥洼陷。运用原油中含氮化合物分布等研究手段,系统研究了油气运移充注方向,白垩系渔洋组、...
关键词:红花套组 油源对比 甾烷 萜烷 含氮化合物 
松滋油田复Ⅰ断块红花套组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研究被引量:2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年第2期108-109,共2页程培涛 
为获得准确的储量计算参数,针对松滋油田复I断块红花套组储层进行测井评价研究,充分利用取心、录井和各类化验分析资料,结合开发动态资料,采用"岩心刻度测井"原理,通过对储层四性关系的细致研究,建立了适合该区的有效孔隙度、渗透率及...
关键词:孔隙度模型 渗透率模型 饱和度模型 松滋油田 红花套组 
松滋油田厚层底水低渗透油藏开发物理模型实验研究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20-23,共4页庄丽 
在松滋油田红花套组油藏底水油藏的开发过程中,其底水的锥进形态及上升速度对油井的生产动态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开展低渗透底水油藏物理模拟开发实验,研究厚层底水低渗透油藏在不同井型、不同避水高度、不同底水能量及不同隔层位置条件...
关键词:松滋油田 底水油藏 物理模拟 底水锥进 采出程度 
松滋油田注气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40-42,共3页邱立爱 
松滋油田属特低渗透油藏,由于注水困难,地层能量得不到有效补充,存在"注不进、采不出"的现象。在室内,应用闪蒸法测试在地层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氮气在原油中的溶解度,弄清楚原油在饱和二氧化碳、氮气后粘度的下降幅度。以此为基础,开展氮...
关键词:松滋油田 注气开发 物理模拟实验 采出程度 
复Ⅰ断块沙市组改善开发效果方法研究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43-45,73,共4页黄志红 
针对松滋油田复Ⅰ断块沙市组物性差,埋藏深,注采井网不完善,储层水敏性强,采用天然能量开发产量递减快,采出程度低等问题,开展了水、N2、CO_2等不同驱替介质的开发可行性评价,结果表明注CO_2效果最好。以油藏数值模拟为技术手段,优化和...
关键词:松滋油田 复工断块 沙市组 CO2非混相驱 CO2吞吐 
研究院一股份公司开发先导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江汉石油科技》2016年第4期89-89,共1页
近日,研究院承担的股份公司开发先导项目“松滋油田低渗透油藏注CO2气开发技术研究与应用”顺利通过油田部验收,验收组专家认为,项目完成了合同规定的计划内容,各项资料齐全完整,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合同设计要求,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关键词:股份公司 研究院 开发 松滋油田 合同设计 技术指标 低渗透油藏 CO2气 
松滋油田复Ⅰ断块红花套组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江汉石油科技》2015年第3期5-11,共7页张磊 
利用岩石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资料,对松滋油田红花套组储层的成岩作用及成岩阶段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对储层起破坏作用的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胶结和交代作用,起建设性成岩作用的主要有溶蚀作用。认为其成岩演化经历...
关键词:松滋油田 复Ⅰ断块 红花套组 成岩作用 
改进型定向PDC钻头在松滋油田的应用
《江汉石油科技》2015年第3期64-67,共4页秦廷伟 
SH8-P25井是位于湖北省松滋市涴市镇内的一口水平井,构造上属于江汉盆地江陵凹陷万城断裂复Ⅰ断块,含油层系主要为下第三系新沟嘴组、白垩系渔洋组和红花套组。松滋油田复Ⅰ断块白垩系红花套组为低渗透、大厚层、块状底水油藏,是目前松...
关键词:PDC钻头 定向 技术指标量 
松滋油田复Ⅰ断块红花套组储层微观特征及伤害影响因素研究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4-7,共4页张磊 龙玉梅 
松滋油田复Ⅰ断块红花套组储层主要为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利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X-衍射、扫描电镜、物性和压汞等资料对储层的岩矿特征、成岩作用类型、储集性特征和敏感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综合研究松滋油田复I断块红花...
关键词:松滋油田 复I断块 红花套组 孔隙结构 储层特征 
铝胺钻井液在松滋油田的应用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24-26,共3页刘浩冰 
铝胺水基钻井液体系具有稳定井壁能力强、抗高温、抑制能力强、润滑性好、保护储层等多项优点。基于对铝胺水基钻井液的理论分析和实验室的试验,江汉钻井一公司在松滋油田区块的SH11-X13井进行了现场实践。与邻井相比,SH11-X13井的机械...
关键词:铝胺钻井液 松滋油田 抑制防塌 储层保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