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黎世三人团

作品数:6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张佩侠更多>>
相关机构:聊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齐鲁学刊》《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伯恩施坦实践活动与思想理论初议被引量:1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64-66,共3页张佩侠 
伯恩施坦从一个反封建的自由主义者和民主主义者 ,转变为一个反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者 ;他长期流亡国外 ,奔走呼号 ,为德国工人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作出积极贡献 ;他参加苏黎世三人团 ,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但认识错误态度诚恳 ;他在担...
关键词:德国社会民主党 苏黎世三人团 《社会民主党人报》主篇 伯恩施坦理论代表作 
略论科学社会主义的对象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4期67-69,共3页金恂 
一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是相互联系的,但又有各自不同的地位和对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政治...
关键词:三个组成部分 剩余价值理论 阶级关系 现代化建设 伯恩施坦 《反杜林论》 消灭阶级 苏黎世三人团 解放事业 剩余价值论 
浅析德国首先出现修正主义的根源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1期47-55,26,共10页杨心树 
修正主义,是十九世纪晚期西欧各国工人运动中滋长起来的一种反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思潮,是帝国主义政策的产物。它是一种国际现象,绝不是某个国家的“特产”。可是,以最系统、最完备的形式出现,最先却是在德国,即以德国社会民主党右翼...
关键词:德国社会民主党 伯恩施坦 国际现象 西欧各国 阶级利益 全德工人联合会 十九世纪 苏黎世三人团 埃森 社会主义运动 
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对“苏黎世三人团”的斗争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6年第3期41-47,共7页许永璋 
历史事实证明,凡是搞修正主义的人,都是要搞投降主义的。在世界近代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修正主义祖师爷伯恩施坦就是如此。早在伯恩施坦公开地提出要“修正”马克思主义的墙本原理并贩卖他那一整套修正主义谬论之前二十年,即十九世纪...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苏黎世 恩格斯 修正主义 近代历史 伯恩施坦 事实证明 七十年代 
从“苏黎世三人团宣言”到邓小平的“三项指示为纲”——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给奥·倍倍尔等人的通告信的体会
《齐鲁学刊》1976年第3期15-18,共4页东木 
马克思、恩格斯《给奥·倍倍尔、威·李卜克内西、威·白拉克等人的通告信》这篇重要历史文献中,怀着极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义愤,严厉地批判了。苏黎世三人团宣言”这个机会主义的纲领,深刻地揭露了党内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本质,阐明了无...
关键词:马克思 苏黎世 恩格斯 宣言 资产阶级民主派 邓小平 无产阶级革命 学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