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烧

作品数:125被引量:16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朱建锋朱聪旭王芬陈春明施佩更多>>
相关机构:禹州市正玉钧窑有限公司禹州市元丰钧陶瓷有限公司丽水学院江苏省宜兴彩陶工艺厂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工业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烧制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浅谈唐三彩被引量:1
《景德镇陶瓷》2015年第5期J0025-J0026,共2页李彭 蔡静 
一、唐三彩的烧造背景汉代的低温釉陶为唐三彩的产生提供了技术基础,唐代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背景则为唐三彩的成熟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富裕,带来了书法、绘画、诗歌、雕塑、工艺美术等文化艺术群芳争...
关键词:经济文化背景 低温色釉 制胎 文化艺术 素烧 烧制工艺 人物俑 中国陶瓷史 堆塑 绿釉 
流动的色彩——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唐三彩赏析被引量:1
《文物天地》2015年第2期43-49,共7页万晓 王晶晶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器,其胎料以白色瓷土为多,少量为暗红色的陶土。烧制工艺采用二次烧成法,第一次为素烧,温度在1150度左右;第二次是釉烧,温度大约在800-900度左右。其釉质主要成分是硅酸铝,加入铅丹(PbO)和石英(SiO2)调配的...
关键词:陕西历史博物馆 二次烧成 硅酸铝 助熔剂 釉烧 光泽度 工匠们 烧制工艺 氧化钴 素烧 
浅论釉呈色和肌理的影响因素之二——坯体、成型方法、是否素烧、烧制过程及其他装饰等
《艺术时尚》2014年第1期198-198,201,共2页费怡敏 廖夏妍 
陶艺作品的釉色和釉的肌理效果,釉料和釉层厚度起着绝对重要的作用,但除此之外,施釉坯体特}生、作品造型的成型方法、作品是否进行过素烧、采用何种烧制方式以及其他装饰元素等这些因素,对釉色和最终肌理效果也起着综合作用。本文...
关键词:坯体 造型 装饰 烧制 
浅谈陶瓷的烧制被引量:2
《科技信息》2013年第9期161-161,191,共2页叶小娜 
陶瓷的工艺流程是主要由配料、成型、修坯、施釉、烧成这几个工艺步骤所组成。其中,施釉和烧成是极富特色的两个环节。坯体在干燥后施釉,施釉的方法有:施釉法、喷釉法、浇釉法、刷釉法、荡釉法还有旋釉法等。坯体在施釉完成后才能进入...
关键词:陶瓷 一次烧成 素烧 成烧 失误 
什么是贝瓷
《江苏陶瓷》2008年第1期35-35,共1页
贝瓷属高钙瓷。即将一定量的贝壳经特殊工艺处理后,掺人陶瓷原料中,然后经过素烧、釉烧两次烧制而成。
关键词:工艺处理 陶瓷原料 素烧 烧制 釉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