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烧成

作品数:282被引量:19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唐竹兴徐研江宏刘培功李丛生更多>>
相关机构:佛山市禾才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广东金意陶陶瓷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理工大学佛山金意绿能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青花瓷
《初中生辅导》2023年第33期72-73,共2页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
关键词:青花瓷 三彩 一次烧成 陶瓷坯体 主流品种 釉下彩 透明釉 烧制技术 
高档日用细瓷研究
《陶瓷研究》2023年第3期81-84,共4页董新亮 
本实验采用八种常见高纯度原料,改变锂瓷石、石英、龙岩高岭土、钾长石、滑石、氧化铝的加入量以及不同工艺要求在不同烧成气氛下对坯体白度、断裂模数以及透明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配方组成为(wt%):锂瓷石35.0%,石英24.0%,龙岩高岭...
关键词:日用细瓷 高白度 一次烧成 
低温一次烧成的纳米TiO_(2)陶瓷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陶瓷》2023年第4期60-64,共5页曹宁 周视玉 钟麒 黎荣奎 邹江文 王春泉 
湖北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项目编号:S202110518001)。
为了实现光催化剂的绿色制备,笔者探索了以钙基膨润土、电气石等天然矿物为主要原料,以锐钛矿型钛白粉、钛溶胶为功能原料,采用混合法并以一次烧成工艺来制备光催化陶瓷的技术。实验发现,作为作为光催化功能组分的纳米TiO_(2)溶胶也是...
关键词:光催化氧化 TiO_(2) 陶瓷 有机物降解 
明嘉靖梅妻鹤子瓷板画
《大众考古》2023年第1期85-87,共3页房悦(文/图) 
中国素有“瓷国”的美称,瓷器是火与土的完美融合,也是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结晶。历朝历代留存下来的瓷器品类众多,青瓷、白瓷都曾风靡一时,备受文人推崇,随着工艺的发展,青花瓷以其独有的绘画表现力逐渐独树一帜。青花瓷,实为白地青花瓷...
关键词:明嘉靖 青花瓷 一次烧成 梅妻鹤子 透明釉 氧化钴 瓷器 能工巧匠 
专利信息
《佛山陶瓷》2022年第12期197-197,共1页
一种双数码装饰浮凸立体效果面岩板的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数码装饰浮凸立体效果面岩板的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包括:制备坯体粉料,坯体压制干燥;喷数码模具墨水,喷墨打印第一设计文件;喷数码模具釉,形成图案纹理;经过第...
关键词:立体效果 喷墨打印 设计文件 干燥窑 专利信息 一次烧成 节能高效 固定剂 
元明清青花瓷器的特殊工艺初探
《东方收藏》2022年第1期50-51,共2页宋凌晨 
清代学者龚轼在他的《陶歌》中这样称赞青花瓷:“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据资料考证,青花瓷始于唐代,成熟于元代,兴盛于明清时期。明清两朝青花瓷的烧制工艺达到了顶峰。青花瓷的呈色原料为...
关键词:清代学者 元明清 青花瓷 一次烧成 资料考证 烧制工艺 透明釉 氧化钴 
景德镇景光精盛电器有限公司
《景德镇陶瓷》2021年第6期56-56,共1页
景德镇景光精盛电器有限公司前身为江西景光电工厂(原国营740厂)的真空开关管分厂,2007年1月改制成立本公司。主要经营范围包括:真空灭弧室、开关管、电容器、继电器、断路器、接触器、闸流管、电器接插件、高低压开关柜、电器插头制造...
关键词:真空灭弧室 高低压开关柜 固封极柱 真空开关 陶瓷金属化 接插件 继电器 一次烧成 
青花瓷
《教学考试》2021年第26期30-30,共1页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
关键词:青花瓷 一次烧成 陶瓷坯体 主流品种 釉下彩 透明釉 着色力 氧化钴 
明青花——清新明丽 曲落成殇
《中国拍卖》2021年第3期106-111,共6页姚江波 
青花瓷,英文为"Blue and white",它是先用钴料在胎上绘画,然后上透明釉,再在1300℃左右的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出蓝色图案。青花瓷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不过从发现的标本来看,青料发色不是很纯正,显然还未烧制成熟,在当时主要是一些外销瓷.
关键词:一次烧成 透明釉 青花瓷 外销瓷 
康熙釉里三彩瓷装饰工艺与艺术
《收藏》2021年第2期54-59,共6页杨俊艳 
釉里三彩,又称釉下三彩,创烧于清康熙时期的景德镇窑。其采用钴、铜、铁三种矿物原料作呈色剂,在生坯表面上分别绘画不同的图案,然后罩盖一层透明釉,再入窑中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因所呈现出来的效果为蓝、红、青三种颜色,故而得名。...
关键词:一次烧成 矿物原料 透明釉 景德镇窑 还原焰 审美风尚 釉里三彩 釉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