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机制

作品数:39被引量:7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相关作者:刘敏洪佩琳赵双强张思东周建芬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邮电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软件导刊》《现代情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交通厅科技进步与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IPv6网络寻址被引量:1
《价值工程》2013年第4期192-193,共2页刘录松 
随着网络不断的普及,IPv4地址日趋枯竭,为了应对这一危机,相关国际组织制定并公布了下一代网络协议———IPv6。本文试对IPv6的协议内容(地址格式和报头等)进行较为详细地介绍,IPv4向IPv6过渡技术以及目前IPv6的应用状况进行较为具体地...
关键词:IPV6 地址分fig 隧道机制 CERNET2 信息家电 
IPv6过渡技术浅谈
《科技信息》2010年第34期245-245,共1页李鹏 
IPv6作为新一代互联网的核心协议,要使IPv4能够平稳过渡到IPv6,首先要使IPv4/IPv6能互通。本文通过对IPv6特点和发展现状的简要描述,提出并分析了几种IPv4向IPv6的过渡技术。
关键词:双协议栈机制(Dual stack) 隧道机制(Tunnel) 协议翻译机制(Translation) 
隧道机制下校园网IPv6演进的关键技术实现被引量:3
《微型机与应用》2010年第11期4-5,9,共3页唐飞岳 邓向林 
湖南省交通厅科技进步与创新项目(200724)
通过分析校园网业务状况和各种过渡技术的优劣,设计了网络部署方案,并实现以隧道机制为基础的校园网IPv6演进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网络演进 IPV4/IPV6 隧道机制 
IPv4_IPv6过渡机制及其比较被引量:2
《科技信息》2009年第16期214-215,共2页韩毅 周晏 
IPv6协议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标准,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IPv4向IPv6的过渡已经成为必然趋势。IPv4和IPv6节点的共存和互通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文从视频监控系统面临的过渡问题出发,分析了IPv4向IPv6过渡的三种机制并对这三种机...
关键词:IPV4_IPV6 过渡机制 双协议栈 隧道机制 翻译机制 
IPv4/IPv6协议隧道机制的研究与应用
《科技经济市场》2008年第12期16-17,共2页冉天保 
本文主要是分析IPv6协议的特点,研究IPv4/IPv6协议过渡转换机制,通过Sniffer软件对IPv6数据报进行抓报测试分析,结合IPSec模拟实践6to4隧道机制。并利用VC++ Socket编程在应用层上实现从IPv4到IPv6协议的平滑过渡,同时实现IPv6协议中内...
关键词:IPV6 隧道机制 6to4 IP安全协议 
VPN技术机制研究
《软件导刊》2008年第11期32-34,共3页田建强 
深入研究分析了虚拟专网VPN技术的实现机制,对网络层VPN和链路层VPN进行了仔细的分析比较,同时对采用隧道机制建立VPN进行了详细描述。
关键词:虚拟专网VPN 网络层 链路层 隧道机制 
SIP-H323信令转换网关中H.245隧道机制的实现方案
《通信技术》2008年第10期148-150,共3页冯雁 彭宇 刘芳 
VOCAL系统中实现了一个SIP-H.323信令转换网关,但该网关目前并不支持H.245隧道机制。文章主要介绍了VOCAL的SIP-H.323信令转换网关中H.245隧道机制的一种实现方案。
关键词:SIP H.323 H.245隧道 SIP-H.32 3信令转换网关 
基于VPN实现城市污水泵站远程集中监控
《企业科技与发展(下半月)》2008年第8期103-105,共3页刘晨 
针对城市污水池零星分布在整个市区的特点,通过采用虚拟专用网(VPN)的隧道和加密等安全技术,开发出一套远程控制软件,高效地实现了对整个城市污水泵站的监控与管理。文章结合项目示例,介绍该方法的构架和工作原理,以及采用的VPN技术和...
关键词:隧道机制 远程控制软件 污水泵站 VPN 
IPv4/IPv6过渡时期图书馆网络建设被引量:5
《现代情报》2008年第7期76-78,共3页董秋生 路莹 
IPv6协议已被公认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协议。IPv4到IPv6的渐进式的演化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个IPv4、IPv6双协议长期共存的过渡时期。如何使得已支持IPv4的设备和应用程序向IPv6过渡,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IPV6 过渡 双协议栈 隧道机制 翻译机制 
一种基于UDLR隧道机制的IP over DVB地址解析机制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2期230-233,共4页王素苹 李茹 魏艳峤 席讴婕 胡大伟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0607010801)
在IP over DVB系统中,IP地址与一个PID值和一个具体的多路信道以及目标接收器的NPA(Network Point of Attachment)地址的映射,需要地址解析的支持.目前,IP over DVB中的地址解析还没有一个标准的协议.介绍了IP数据包在DVB网络上的传输...
关键词:DVB IP OVER DVB 地址解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