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刚事件

作品数:128被引量:26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君平朱文丰赵维贞苏力甘晨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创伤记忆的现实回访与自我书写——在线社区中集体记忆个案研究被引量:3
《新闻与传播评论》2020年第6期86-98,共13页洪杰文 杨金 汤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6JJD860003)。
在网络虚拟空间中,每个人都有对公共事件进行阐释的机会,都能在集体记忆的形成中获得主动构建和书写的权利。文章从文化创伤的视角出发,对2003年至2017年间,在线社区“天涯论坛”中有关孙志刚事件的文本内容进行话语分析。研究发现:“...
关键词:在线集体记忆 孙志刚事件 文化创伤 自我书写 
社会救助政策议程中群体知识应用探析——以“孙志刚事件”为例的再讨论
《行政科学论坛》2020年第7期55-61,共7页黎赵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救助个体的应急募捐机制的建设研究”(17YJCZH254)。
在科学决策层面,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决策的渴望与不平衡不充分的知识供给之间的矛盾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研究以如何弥合这一矛盾促成科学决策为逻辑起点,以"孙志刚事件"引发救助政策转型为例,以知识运用理论为视角,剖析各群...
关键词:孙志刚事件 决策民主化 可行性路径 社会救助政策 政策议程 交互应用 常态化 交互机制 
从收容遣送到救助管理 孙志刚事件推动中国法治进程
《新民周刊》2019年第27期34-35,共2页应琛 
一个城市的温度,取决于“底线”的高度。作为重要的民生保障,这些年来,我国全力优化救助管理工作,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关键词:救助管理工作 孙志刚事件 法治进程 收容遣送 中国 民生保障 
关于公共政策过程的探讨———孙志刚事件带给我们的思考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16年第8期318-319,共2页李磐宁 
在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有一些直接或间接地发生着影响作用的因素。其中民意、媒体、专家是三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它们对政策制定的过程和结果都有重要的影响。例如1982年5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在三...
关键词:公共政策 孙志刚事件 政策过程 主体化 
自媒体时代,职业媒体人该坚守什么被引量:1
《青年记者》2016年第16期40-41,共2页丁永勋 
主持人的话:不同于UGC模式下生产内容的随意性,职业新闻人在采访中要坚守新闻专业主义,要努力克服重重阻碍和困难,要坚守职业操守和原则。不能人云亦云,不能道听途说,不能口无遮拦。职业媒体人到达现场、挖掘真相、平衡观点,用...
关键词:媒体时代 重大社会事件 热点事件 孙志刚事件 新媒体环境 自媒体 舆论生态 舆论场 社会舆论 传播主体 
魏则西之死的追问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6年第19期82-83,共2页
魏则西事件也许能成为中国治理虚假医疗广告的里程碑这不禁让人联想起了孙志刚事件,用人命换取进步,该是多么沉重的代价魏则西之死俨然成了五一这个假日最受舆论关注的话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魏则西因为身患罕见的滑膜肉瘤,带着最...
关键词:孙志刚事件 生物免疫 滑膜肉瘤 百度搜索 竞价排名 这个世界 朋友圈 自媒体 北京晨报 医经 
没有人应该在春天离去
《中国青年》2016年第11期3-3,共1页本刊编辑部 
实在不忍提起这三个人的名字,落笔的每一撇每一捺都沉重不堪,却又无法回避。他们是这个春天里,我们无法逃避的忧伤的河流。第一个人,是雷洋。已身故的雷洋绝不会想到,他生命的消逝,会引发这个春天历时最悠久、争辩最激烈的"罗生门"。...
关键词:罗生门 人说 莫比乌斯环 仲伟 深山幽谷 单侧曲面 收容遣送办法 公共空间 孙志刚事件 第三个人 
网络空间对公共政策过程的影响机制浅析——基于孙志刚事件的案例分析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6年第2期54-57,共4页莫荣妹 韦潇竹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得到大步发展,网络通讯、网络媒体等成为我们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性资源,也成为影响公共政策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公共政策的过程模型,分析网络空间对公共政策过程"问题确认-方案形成-执行评估-调整与...
关键词:网络空间 公共政策过程 影响机制 
从舆论流变过程再探“孙志刚事件”被引量:1
《新闻世界》2014年第10期195-196,共2页许小青 
只因为没有携带身份证而上街,孙志刚,这个有正当工作、合法住所的健康青年,竟然在收容过程中不幸被打死。该事件一经披露就像一颗巨型炸弹引爆了猛烈的舆论回应。也正因为"孙志刚事件",导致了施行21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关键词:孙志刚事件 舆论流变 网络媒体 
思考与前行——“舆擎中国”
《新闻界》2014年第7期32-34,共3页廖圣清 
2014年,距离国内第一本舆论著作的出版(1988年),国内舆论学术研究已跨越了四分之一个世纪。20世纪末21世纪初,伴随网络技术和电脑的普及,网络逐渐成为舆论的策源地、集散地和主阵地。以2003年“孙志刚事件”为历史节点,我国进入...
关键词:“孙志刚事件” 网络舆论 中国 网络技术 学术研究 21世纪 20世纪 主阵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