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逝世

作品数:49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郭辉陈前吴敏先王建伟沙文涛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昌陆军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广东社会科学》《历史学习》《江苏社会科学》《民国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孙中山逝世与国民革命(节选)
《湘潮》2025年第2期16-16,共1页蔡和森 
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确实的信念:即孙中山死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决不至于停止或消灭,只有完全推倒了帝国主义与军阀,这种运动才会停止或消灭。这种信念不是主观的,而是客观的和科学的。现在我们更须在积极方面讨论孙中山死后中国国民革命...
关键词:帝国主义 国民革命 孙中山 
坚持立场,运用方法,形成分析中国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再读蔡和森《孙中山逝世与国民革命》
《湘潮》2025年第2期17-19,共3页桑田 
1925年3月12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逝世。一时间,中国社会各界关于中国革命今后向何处去的争论声四起,甚至有些声音认为中国革命将会随着孙中山的逝世而消亡。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的蔡和森对此进行了抽丝剥茧、鞭辟...
关键词:国民革命 马克思主义观点 孙中山逝世 
大革命时期张太雷与国民党右派的斗争
《世纪风采》2023年第6期19-22,共4页司元 
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之初,国民党内便有许多反共声音,但均因孙中山坚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而作罢。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力量日益扩张,反共和破坏革命的活动也日趋频繁。在这种情况下,以毛泽东、周恩来、张太雷为首的部分共产党人主...
关键词:第一次国共合作 大革命时期 国民党右派 扶助农工 孙中山逝世 联俄 张太雷 革命队伍 
谭延闿日记中的江孔殷(下)
《书屋》2022年第5期65-68,共4页李怀宇 
六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这一天,谭延闿日记中写道:“得电,知孙先生于今日午前九时逝世,深为国家前途悲,有今日始途穷之恸,决明日入省,不暇择车矣。”谭延闿有诗《大桥道中》云:前路转悠悠,经行始欲愁。伏尸何日事,出骨几时收。世...
关键词:谭延闿 孙中山逝世 孙先生 江孔殷 日记 
孙中山先生遗像考略
《都会遗踪》2022年第1期96-102,共7页王路 
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收藏有一尊孙中山遗像,是孙中山逝世后他的日本友人梅屋庄吉出资延请日本著名雕刻家牧田祥哉设计、雕塑,并赠送给宋庆龄留作纪念。梅屋庄吉曾出资铸造了4座孙中山全身铜像和百尊孙中山半身胸像,由于时间久远,目前...
关键词:梅屋 孙中山故居 宋庆龄 孙中山逝世 日本友人 纪念馆 孙中山先生 遗像 
地方报与地方政治氛围的革命化——以国民革命时期的《新黎里》《新盛泽》为中心被引量:1
《史学月刊》2020年第2期52-58,共7页归彦斌 
在国民革命时期,吴江乡镇小报《新黎里》《新盛泽》随着办报者加入国民党而呈现出革命化的色彩。孙中山逝世和"五卅惨案"以后,《新黎里》和《新盛泽》聚焦由国民党主导的吴江本地的悼念、声援活动,进行了详细的报道。以国民党员为主的...
关键词:《新黎里》 《新盛泽》 国民党 孙中山逝世 五卅惨案 国民革命 
孙中山逝世前后的秘闻轶事:遗体易换了四副棺材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9年第23期88-90,共3页林仕谋 
孙中山先生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他是国共两党都极力推崇和敬仰的辛亥革命先驱者。他为领导辛亥革命而驰骋疆场的事迹妇孺皆知。然而,孙中山逝世时发生的一些轶事至今却鲜为人知。
关键词:孙中山逝世 辛亥革命 专制统治 孙中山先生 先驱者 清王朝 国共两党 秘闻轶事 
孙中山逝世前与廖仲恺关系探微被引量:1
《广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92-100,255,共9页张晓辉 
国共合作时,廖仲恺的政治态度与苏俄顾问及中共接近,招致国民党右派、广东商人的普遍不满和反对。商团事件对孙中山与廖仲恺的关系影响极大,该事件激化了党政军及社会各种矛盾,工商冲突频繁,不符合孙中山"阶级调和"的基本原则。廖仲恺...
关键词:孙中山 廖仲恺 关系疏离 
海峡两岸各界纪念孙中山逝世93周年
《台声》2018年第7期76-76,共1页杨昊 
3月12日上午,北京各界人士会聚北京中山公园中山堂举行简短而庄严的仪式,纪念孙中山逝世93周年,深切缅怀这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上午11时30分,参加仪式的各界人士在孙中山塑像前肃立默哀并三鞠躬。
关键词:孙中山 海峡两岸 逝世 纪念 中山公园 民主革命 先行者 仪式 
疾病、政治与医疗——疾病视野下的孙中山临终研究被引量:1
《史学月刊》2018年第2期84-96,共13页姚霏 郑珠玲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史高峰高原学科项目
患病是1924年孙中山北上过程中的意外。特殊的政治局势给孙中山的疾病染上了强烈的政治色彩。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国民党借口疾病完成了几次政治决策;但疾病带给国民党更多的是危机,及考验其应对危机的能力。由于政治身份,孙中山获得了普...
关键词:孙中山 癌症 “孙中山逝世”谣言 医疗社会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