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本构

作品数:546被引量:3207H指数:2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杰刘红岩邵长江任晓丹齐虎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安徽理工大学重庆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考虑压密非线性和残余阶段的岩石损伤本构模型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2025年第2期77-85,共9页李雅婧 连瑾 冯文林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51304068)。
针对模型无法描述岩石单轴压缩时压密阶段和残余应力阶段的问题,对其进行改进。根据岩石压密阶段至弹性阶段切线模量的变化,建立了可以反映岩石压密阶段非线性变化特征的本构模型。由岩石在压缩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引入能量系数λ代替之...
关键词:压密非线性 损伤本构模型 损伤演化 能耗系数 残余应力 
水动力-应力-化学溶蚀耦合作用下劣化灰岩能量演化规律与损伤本构模型
《岩土工程学报》2025年第4期759-768,共10页杨忠平 侯善萌 张益铭 高宇豪 刘新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7125,4197226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1YFB3901402,2018YFC1504802)。
库水位常年周期性波动,导致消落带基岩处于水动力冲蚀的干湿循环状态,加之覆岩的自重作用,促使基岩强度的劣化。为研究水动力-应力-化学溶蚀耦合条件下岩体劣化规律,在现场调查基础上,开展了该耦合条件下灰岩试样劣化试验,阐明了此条件...
关键词:水动力-应力-化学溶蚀耦合 单轴压缩 能量演化 WEIBULL分布 本构模型 
基于空间分解损伤变量法的碳纤维层合板褶皱缺陷演化的数值模拟研究
《机械强度》2025年第4期63-69,共7页郑皓成 周勃 李慧 王雅洁 孙宁 张雪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75105);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基本科研项目(JYTMS20231218);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3-407-3-21)。
为了研究含褶皱缺陷的碳纤维多向层合板的压缩损伤演化规律并准确预测损伤的萌生与扩展的力学行为,通过采用空间分解损伤变量法建立损伤本构,提出了一种通过减少材料参数个数以降低参数不确定性问题和简化空间变换计算流程的渐进损伤计...
关键词: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损伤本构 渐进损伤模型 内聚力模型 褶皱缺陷 
横观各向同性板岩的三轴压缩损伤本构模型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25年第2期393-402,共10页贾健 陶铁军 田兴朝 谢财进 李国庆 
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百层次)(黔科合平台人才-GCC[2022]004-1);贵州省创新人才团队(黔科合平台人才-CXTD[2022]010);贵州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23]一般120)。
为探究层理板岩在三轴压缩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和损伤演化规律,将层理结构面显著的板岩看作由包含微观缺陷的岩块、节理面闭合元件和剪切变形元件串联而成的复合岩体。考虑层理结构面的闭合和剪切滑移变形对层理岩石试样轴向变形的影响...
关键词:板岩 横观各向同性 损伤本构 三轴压缩 力学性能 
硫酸盐冻融后沙漠砂混凝土单轴受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材料导报》2025年第7期115-125,共11页姜彦杰 刘浩天 刘海峰 车佳玲 杨维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68034);宁夏自然基金(2023AAC03039);宁夏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水利工程学科)资助项目(NXYLXK2021A03)。
为研究沙漠砂混凝土(DSC)在硫酸盐冻融环境下抗冻性能及力学性能劣化规律,以沙漠砂替代率(DSRR,0%、20%、40%)、硫酸盐溶液质量分数(3%、5%、7%)及冻融循环次数(0、25、50、75、100、125次)为试验变量进行混凝土单轴受压试验,研究硫酸...
关键词:沙漠砂混凝土 硫酸盐冻融 应力-应变全曲线 WEIBULL分布 损伤本构关系 微观分析 
干湿动载耦合作用下石灰岩宏细观复合损伤模型研究
《中国公路学报》2025年第3期264-277,共14页段继超 宗琦 高朋飞 汪海波 吕闹 王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4009);安徽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23AH051167)。
为研究边坡干湿消落带石灰岩的损伤劣化特性,采用直径50 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系统对不同干湿循环等级石灰岩开展不同应变率下的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石灰岩的单轴压缩力学特性劣化规律及机理,基于Lemaitre应变等效原理构建了...
关键词:路基工程 边坡 干湿循环 石灰岩 损伤本构模型 宏细观损伤 
细观混凝土试件单位面积破坏能研究
《混凝土》2025年第3期85-90,共6页梁昕宇 武增彪 李文海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51909204);山西省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20220302121321)。
为研究混凝土试件在不同加载条件下强度变化,基于最小耗能原理,从细观混凝土单位面积破坏能角度研究,通过对拉、压、弯、扭不同破坏模式的混凝土试件,应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采用双折线损伤本构模型,模拟分析不同加载条件下混凝土试件...
关键词:混凝土材料 最小耗能理论 破坏面积 破坏能 双折线损伤本构 
酸性环境干湿循环作用下石灰岩的物理力学特性及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5年第8期3372-3381,共10页周文强 张翔 范翔 
云南省科技厅基础研究专项面上项目(202401AT070446);云南大学第十三届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021Y288)。
为探究酸性干湿交替作用对石灰岩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评价石灰岩岩体在此环境中的长期稳定性,以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甑子岩的石灰岩为研究对象,对中性与酸性环境干湿循环处理后的石灰岩岩样进行质量损失试验、吸水性试验、单轴压缩试验...
关键词:石灰岩 酸性环境 干湿循环 物理力学特性 损伤本构模型 
冲击荷载作用下闪长岩动力学特性和损伤本构研究
《金属矿山》2025年第3期53-62,共10页雷涛 钱正昆 叶海旺 李立峰 余梦豪 康普林 邓毕军 李志 雷丙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2104098)。
岩石的动力学特性及其损伤演化规律是保证岩体工程高效作业和安全防护的基础性问题。为研究不同应变率下的闪长岩动态力学性能和损伤演化规律,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杆(SHPB)试验系统对闪长岩开展了4种冲击气压下的动态压缩试验,分析了不...
关键词:闪长岩 SHPB 动力学特性 破碎特征 动态损伤本构模型 
冻融循环作用下灰岩和石英岩力学特性及损伤本构模型试验研究
《中国铁道科学》2025年第1期1-14,共14页刘先峰 王通 李建国 袁胜洋 侯召旭 张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78432,5216806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2022D01B134);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ZYYD2023B02);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科研项目(院科20-06)。
针对季冻区岩体工程中岩石的冻融劣化问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灰岩和石英岩为试验对象,通过冻融循环试验、单轴压缩试验以及SEM扫描电镜试验对岩石的孔隙率、宏-细观破坏特征、力学特性以及能量演化规律进行研究。根据典型岩石的应力-应...
关键词:岩石工程 冻融循环 力学特性 能量演化 损伤本构模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