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藓虫

作品数:42被引量:6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陆麟黄陈洪斌刘效良东刘成李传燕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同济大学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海洋科学集刊》《大自然探索》《中国给水排水》《贵州地质》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云南保山施甸泥盆纪苔藓虫及其共生珊瑚的发现及古环境意义
《贵州地质》2024年第4期371-376,共6页王一舟 戴静 徐涵 李正秀 李建佳 
云南省基础研究专项(202101AT070198);云南省科技厅-云南大学联合基金重点项目(2018FY001);云南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2301063)。
本文对滇西保山施甸地区中泥盆世早期艾菲尔期的苔藓虫及其共生的四射珊瑚进行描述和分类。运用切片和磨片技术,在体式显微镜下观察化石不同切面的构造特征,结合化石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对化石进行鉴定。描述苔藓虫化石2属2种,分别为Atac...
关键词:苔藓虫 泥盆纪 何元寨组 四射珊瑚 
深海采矿区的海洋生物
《世界科学》2024年第9期F0004-F0004,共1页
这只底栖甲壳类动物是一种被称为原足目的无脊椎动物。许多深海生物都依赖于缓慢形成的多金属结核生存。在这张图里,一种分枝的苔藓虫将结核当作生长的表面。
关键词:多金属结核 深海生物 深海采矿 海洋生物 苔藓虫 无脊椎动物 
黔北桐梓下奥陶统红花园组的苔藓动物化石新材料
《微体古生物学报(中英文)》2024年第3期204-218,共15页何敏 杨宇宁 马俊业 张志亮 池祥日 刘静 彭庭祖 张倩倩 阳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62003);贵州省人才基地项目(RCJD2018-21);贵州省科技计划(黔科合平台人才2017-5788、2023-153);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202200020)共同资助。
提要黔北桐梓地区下奥陶统红花园组(弗洛阶)的点礁中有多样性较高的苔藓动物化石。系统古生物学分析显示,这些苔藓虫群体属于变口目和爱沙尼亚口目,共有2属4种:Orbiramus ovalis,O.minus,O.normalis和Nekhorosheviella semispherica。...
关键词:苔藓虫 多样性 造礁机制 红花园组 下奥陶统 贵州桐梓 
新疆西准噶尔晚泥盆世法门期的苔藓虫动物群及其形态特异性和古环境意义
《古生物学报》2024年第1期41-53,共13页托洛孔尼科娃·卓娅 孙语聪 宋俊俊 
罗斯喀山联邦大学战略学术领导力"先导2030"项目;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23324);古生物与地质环境演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PEL-202301)联合资助。
本文重新研究了产自新疆西准噶尔晚泥盆世法门期洪古勒楞组和铁列克提组的苔藓虫动物群,重点关注其形态学特征和古生态学意义。该苔藓虫动物群由隐口目(Cryptostomata)、窗格苔藓虫目(Fenestrata),变口目(Trepostomata)和泡孔目(Cystopo...
关键词:苔藓虫 刺突 异虫室 古生态 泥盆纪 西准噶尔 
新疆巴楚地区奥陶纪中下统地层中造礁、附礁生物化石的发现及意义
《甘肃科技》2022年第11期41-46,共6页苏学龙 于国辉 艾孜孜·伊力哈木 
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巴楚地区奥陶纪腹足类古生物化石地层及古生态演化研究”(2021050X)。
新疆巴楚地区的良里塔格和大坂塔格是塔里木盆地奥陶纪的重要剖面之一,在其出露较好的一间房组和鹰山组地层中产数量可观的古生物化石,以白云质灰岩为特征的鹰山组下段产大量的腹足类化石(Liospira biconvexa.);以深灰色灰岩、生物碎屑...
关键词:苔藓虫 角石 腹足类 古生态 新疆巴楚 
陕南镇巴发现地球最早苔藓虫化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寒武纪大爆发是地球上已知的最为宏伟的两侧动物生命爆发事件,在距今5.3亿年前地球海洋中突然爆发性出现了包括脊椎动物在内的几乎所有的现生动物的早期祖先代表。其中地质历史中有一个低调的动物门类——苔藓动物门,它们个体微小,群体...
关键词:寒武纪大爆发 群体生活 化石记录 爆发性 模块化 苔藓虫 
地球早期动物起源研究迎来重大突破
《中国科技财富》2021年第11期88-89,共2页陈杰 
“这一研究成果将苔藓动物的地质历史前推至少5000万年。也就是说,地球上5.3亿年前的寒武纪大爆发早期就有了苔藓虫。”10月27日,《自然》杂志发布西北大学张志飞教授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同期作了专题评论,正式宣告在陕南镇巴县发...
关键词:专题评论 寒武纪大爆发 苔藓动物 镇巴县 最新研究成果 张志飞 西北大学 苔藓虫 
陕西发现地球最早的苔藓虫化石
《晚晴》2021年第11期63-63,共1页
近日,《自然》杂志刊发了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团队张志飞教授指导的博士生张志亮等人的最新成果--《化石证据揭示苔藓动物门起源于寒武纪早期》。据悉,该团队在陕西南部镇巴县发现了地球上已知最早的苔藓动物(苔藓虫)化石。该研究成果...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院士 寒武纪大爆发 研究团队 陕西南部 证据链 镇巴县 苔藓动物 张志飞 
广西龙江泥盆纪苔藓虫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
《现代地质》2020年第4期745-756,共12页李阅薇 王成善 李国彪 徐星 马文恩 李兴鹏 吕昶良 吕贝贝 张文苑 韩丹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203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CB82200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创新型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项目(2652019184)。
广西泥盆纪地层发育完整、分布广泛,为研究泥盆纪地层序列及古生物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本次研究在广西龙江地区泥盆纪地层中首次发现苔藓虫,经鉴定计有13属21种,分别为Cystiramus sp.,Eostenopora huishuiensis,Fenestella?sp.,Fistulipo...
关键词:泥盆纪 苔藓虫 古生态 沉积环境 广西龙江 
石灰虫、苔藓虫和才女虫对不同群体虾夷扇贝的寄生选择研究
《科学养鱼》2019年第10期60-61,共2页郝寿康 史令 舒予 赖思琦 田莹 常亚青 
大连市科技创新基金计划项目“扇贝良种培育及绿色增养殖研究及示范”(2018J11CY029)
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oensis)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翼形亚纲、珍珠目、扇贝科、虾夷扇贝属,主要分布在日本的北海道、本州北部水域。虾夷扇贝主要摄食个体较小的浮游植物、细菌及有机碎屑等。虾夷扇贝寿命较长,可活10年左右,20世...
关键词:虾夷扇贝 水产研究所 软体动物门 有机碎屑 双壳纲 经济贝类 辽宁省海洋 养殖方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