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新电影

作品数:111被引量:13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式宪孙慰川蒋俊周斌黄钟军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视听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台湾新电影的共情叙事与文化反思
《视听》2021年第5期107-108,共2页吴双 
作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一场美学革命,台湾新电影运动掀起了一股自我追问和故土相思的文化旋风。分析台湾新电影相关代表作品的叙事符号可发现,历史作为故事的背景,也作为表达的范式框架,呈现出"共似"的主题,召唤出"共情"的能力。其中,稳定...
关键词:台湾新电影 共情叙事 媒介记忆 
台湾新电影的文化调性探究
《视听》2020年第11期22-23,共2页曹荣荣 
台湾新电影的文化调性体现在主体性、人本主义及现代性交织的复调变奏中。台湾新电影立足于本土经验,并试图通过个体化表达实现文化主体性的建构,其在高扬人本主义的价值立场中凸显对文化现代性的追求,进而以文化反思的态度审视社会发...
关键词:台湾新电影 文化调性 主体性 人本主义 现代性 
台湾新电影“迎来送往”与“去向何方”的母题探究
《视听》2020年第11期113-114,共2页胡芷语 
作为台湾新电影两大挥之不去的终极母题",个人自叙"与"在地意识"承载与见证着台湾电影创作者的思想情感流变历程。本文从"来处"与"去处"两方面,结合不同代际台湾电影人的创作实例、发展脉络与现实语境,阐述台湾新电影时期不同创作者在"...
关键词:台湾新电影 个人自叙 在地意识 历史现实 
台湾新电影的主体性及其文化经验被引量:2
《视听》2019年第8期11-12,共2页曹荣荣 
在台湾电影的百年发展史上,其文化主体性一直飘忽不定.台湾新电影以现代意识审视台湾本土文化,其高扬的主体性精神融合了民族意识与现代个体意识及地缘上的漂泊性情感与本土成长经历下的在地性认同感.台湾新电影完成了对在地性文化经验...
关键词:台湾新电影 主体性 文化经验 价值追求 
台湾新电影肇始:前奏与序曲被引量:1
《视听》2018年第11期69-70,共2页曹荣荣 
台湾电影创新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王菊金等导演在对电影语言及人性主题的探索中,创作出带有前奏性的作品。尽管这股创新力量单薄并逐渐淹没于商业片洪流中,但展现了潜在的电影变革力量。其后,台湾中影公司的改革为新电影发展创造了条...
关键词:台湾新电影 创新 中影公司 《光阴的故事》 
台湾新电影与华语导演关系初探——以台湾导演侯孝贤为例
《视听》2015年第6期131-132,共2页马乔川子 
侯孝贤是当今华语影坛的著名导演,以其诗性的乡土风格著称于世。他的成功离不开台湾新电影的土壤。本文通过背景、特质和影响三个方面的具体分析,初步探讨了侯孝贤和台湾新电影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这种亲缘性一方面使侯孝贤的电影创作...
关键词:侯孝贤 台湾新电影 背景 特质 影响 
影视音响的分类及运用
《视听》2010年第12期22-26,共5页廖明 
电影理论上把"人声、音乐、音响"为影视声音的三大元素:"人声"是指剧本的台词部分,包括对白、旁白、解说、内心独白等等,它是传达剧情信息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工具;而"音乐"是指专为影视作品创作、编配的乐曲和歌曲,它最能表达情感、渲...
关键词:电影理论 主创者 声音元素 编配 作品创作 台湾新电影 录音师 环境声 视听语言 新藤兼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