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林分

作品数:196被引量:1497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玉杰王云琦刘楠谷建才储小院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应用生态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晋西黄土区8种典型林分降雨再分配特征与影响因素被引量:1
《应用生态学报》2024年第6期1553-1563,共11页胡旭 付照琦 王彪 田沁瑞 葛艳灵 林峰 高雅洁 张志强 陈立欣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F1302501)资助。
为揭示黄土区冠层降雨再分配的潜在分配特征,本研究以晋西黄土区8种典型林分(油松林、刺槐林、侧柏林、油松-刺槐混交林、侧柏-刺槐混交林、辽东栎林、山杨林和辽东栎-山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探究降雨再分配过程并利用增强回归树(BRT)...
关键词:穿透雨 树干茎流 冠层截留 增强回归树 相对影响 
晋西黄土区典型林分枯落物持水特性被引量:8
《应用生态学报》2023年第12期3177-3183,共7页张月 马岚 何娇 党彩宇 邹春蕾 崔永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7059)资助。
探究典型林分枯落物的蓄积量及持水特性,对准确评价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晋西黄土区选择油松、刺槐、山杨、辽东栎、侧柏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与室内浸水试验相结合,对不同林分枯落物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厚度、...
关键词:枯落物 蓄积量 最大持水量 拦蓄能力 晋西黄土区 
西南喀斯特地区典型林分土壤优先流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
《应用生态学报》2023年第1期31-38,共8页管凝 程金花 侯芳 曾合州 沈子雅 赵梦圆 秦建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1839)资助。
研究喀斯特地区的优先流现象,明确影响优先流的主要因素,对当地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染色示踪试验以及图像处理技术,获得染色溶液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情况,并提取总染色面积比、基质流深度、优先流比和长度指数作为优先...
关键词:优先流 喀斯特地区 染色示踪实验 灰色关联度 影响因素 
以小时为步长的大兴安岭典型林分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模型预测及外推精度被引量:9
《应用生态学报》2018年第12期3959-3968,共10页于宏洲 舒立福 邓继峰 杨光 梁启 李景浩 朱航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00575;31870644;3180060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600106-2);沈阳农业大学引进人才启动经费项目(2015年度)资助~~
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是火险天气和火行为预报中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基于时滞平衡含水率法(Nelson和Simard方法)及气象要素回归方法,于2010年9—10月对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盘古林场不同郁闭度的山杨-白桦混交林、红皮云杉纯林,以及采伐迹地...
关键词:以小时为步长 大兴安岭 可燃物含水率 预测精度 外推 
大兴安岭典型林分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动态变化及预测模型被引量:21
《应用生态学报》2016年第7期2212-2224,共13页胡海清 陆昕 孙龙 关岛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04402)资助~~
对春季和秋季大兴安岭地区西林吉林业局山杨-白桦混交林、落叶松林、樟子松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白桦林5种典型林分不同坡位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动态进行研究,构建了不同季节防火期、不同林分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的预测模型,并分...
关键词:大兴安岭 地表死可燃物 含水率 气象要素回归 
亚热带典型林分对表层和深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被引量:45
《应用生态学报》2016年第4期1031-1038,共8页肖好燕 刘宝 余再鹏 万晓华 桑昌鹏 周富伟 黄志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26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4CB954003);福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60203)资助~~
林分类型是影响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库大小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表层土壤(0~10 cm).本研究以亚热带地区天然林、毛竹林、格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为对象,用3种不同的浸提方式(冷水、热水和KCl溶液)提取表层(0~1...
关键词:森林类型 可溶性有机质 微生物生物量碳 杉木 
秦岭典型林分土壤活性有机碳及碳储量垂直分布特征被引量:52
《应用生态学报》2014年第6期1569-1577,共9页王棣 耿增超 佘雕 和文祥 侯琳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4307)资助
采用野外调查结合室内分析的方法,2013年8月分析了秦岭典型林分锐齿栎(马头滩林区,Ⅰ)、油松(Ⅱ)、华山松(Ⅲ)、松栎混交林(Ⅳ)、云杉(Ⅴ)、锐齿栎(辛家山林区,Ⅵ)土壤剖面上活性有机碳及碳储量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
关键词:垂直分布 土壤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碳储量 秦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