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土壤

作品数:261被引量:2530H指数:2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何寻阳苏以荣胡乐宁徐明岗李世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生态学杂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哈泥泥炭沼泽典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生境变异特征被引量:2
《生态学杂志》2023年第8期1869-1879,共11页林奕伶 孙新 刘冬 戴冠华 刘吉平 武海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0A2083,41871099);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10509037RQ)资助。
泥炭沼泽具有养分贫瘠、环境梯度复杂和微生境多样等特点。为探究环境梯度和微生境异质性对典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长白山哈泥泥炭沼泽湿地为研究区,于2019年10月和2020年9月开展调查,共采集土壤跳虫和螨类71454只。在空间...
关键词:节肢动物 群落结构 生境 藓丘 泥炭沼泽 
模拟降雨条件下典型土壤的可蚀性与养分流失特征被引量:5
《生态学杂志》2015年第8期2267-2273,共7页马广玉 李嘉薇 方青青 姜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125015)资助
选取中国北方地区典型的沙土和壤土,基于8场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研究不同坡度(10°和20°)、不同雨强(60和120 mm·h-1)土壤可蚀性对速效氮(AN)及速效磷(AP)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壤土的土壤可蚀性大于沙土,较大的土壤可蚀性导致产流、产...
关键词:养分流失 模拟降雨 土壤可蚀性 土壤性质 
桂西北典型土壤有机碳矿化对碳酸钙与水分含量的响应被引量:7
《生态学杂志》2013年第10期2695-2702,共8页黄媛 苏以荣 梁士楚 陈香碧 何寻阳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704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0551和41171246);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ISACX-LYQY-QN-1101)资助
为了研究碳酸钙存在条件下水分对桂西北典型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本文以添加定量Ca^14CO_3(50 g·kg^(-1)干土)的喀斯特地区棕色石灰土和地带性红壤(对照)的表层土(0~15 cm)为研究对象,进行100 d的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3个水分梯度(30%...
关键词:喀斯特 土壤水分 无机碳 有机碳矿化 
桂西北喀斯特典型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中微生物活性的变化被引量:6
《生态学杂志》2012年第8期2023-2028,共6页胡乐宁 苏以荣 何寻阳 李杨 黎蕾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KSCX2-YW-436);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7040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05B03);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ISACX-LYQY-QN-1101)资助
为了研究喀斯特地区典型土壤有机碳积累与转化过程,采取野外取样分析与室内培养相结合的方法,以红壤为对照,采集2种喀斯特典型土壤(即棕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设置不添加外源物质(CK)、添加14C标记的稻草(T1)、添加碳酸钙粉末(T2)和同...
关键词:喀斯特 土壤微生物 有机碳 矿化 
贵州喀斯特地区典型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同位素组成被引量:30
《生态学杂志》2012年第2期241-247,共7页李龙波 刘涛泽 李晓东 刘文景 刘丛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40721002)资助
以贵州喀斯特地区两种主要土壤类型(石灰土和黄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pH值、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和植物优势种、枯枝落叶、土壤有机质的稳定同位素(δ13Csoc值)组成,探讨了该地区石灰土和黄壤剖面SOC垂直分布特征和δ13Csoc值组成...
关键词:喀斯特地区 土壤有机碳 稳定碳同位素 
黄土丘陵区三种典型土壤地类造林技术被引量:6
《生态学杂志》2005年第12期1537-1542,1552,共7页曹世雄 陈莉 高旺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18606);延河流域世行贷款资助项目(3222CHA)。
中国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由于长期水土流失的侵蚀切割作用,表层土壤流失殆尽,黄绵土母质、红胶泥土以及土壤与岩石过渡类型--风化岩沫土等土壤类型依次裸露了出来,形成了3种典型的土壤地类,增加了造林...
关键词:人工造林 适土适树 黄绵土 红胶泥 风化岩沫土 穴衬膜栽植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