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板块俯冲

作品数:26被引量:512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杨晓勇孙卫东丁兴余良范焦明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岩石学报》《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地球物理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科技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切穿兴蒙造山带的深断面--岩石圈电性结构及改造模式被引量:1
《地球物理学报》2023年第4期1603-1617,共15页慕倩 韩江涛 刘立家 侯贺晟 刘文玉 刘国兴 梁宏达 吴懿豪 辛中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4076,41874125);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SINOPROBE-02);国家重点研发专项(2017YFC0601305);吉林大学学科交叉融合创新项目(JLUXKJC2021ZZ11)联合资助。
兴蒙造山带自早古生代形成稳定的佳蒙地块以来,受到古亚洲洋闭合、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尤其是太平洋板块俯冲构造事件的影响.为了揭示兴蒙造山带岩石圈电性结构及改造模式,本文基于横切额尔古纳地块、兴安地块、松辽地块及佳木斯地块...
关键词:兴蒙造山带 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 电性结构 太平洋板块俯冲 
辽东半岛岫岩地区晚侏罗世侵入岩特征及地质意义
《化工矿产地质》2022年第2期97-108,共12页李琛 何俐 
中国地质调查局“辽东吉南成矿带永吉-凤城地区地质矿产调查”子项目“辽宁1∶5万王家堡子(K51E022013)、苏子沟(K51E022014)、黄花甸子(K51E021014)、岫岩县(K51E023014)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DD20160049-8)。
根据辽东半岛岫岩地区晚侏罗世花岗岩锆石U-Pb与Rb-Sr年龄测试结果,表明三道沟岩体为具有埃达克岩特征的I型花岗岩。在埃达克岩成因图解中,三道沟岩体落入加厚下地壳成因区域,且高K、低Mg^(#)和Ni等地球化学特征与“C”型埃达克岩相似,...
关键词:辽东半岛 晚侏罗世 锆石 U-PB 年龄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太平洋板块俯冲 
利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反演阿拉斯加地区岩石圈速度结构
《地震学报》2022年第3期374-387,共14页周少贤 薛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076064);上海佘山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放基金(2020K03)共同资助.
阿拉斯加地区由不同地质时期的地体向北增生而成,经历了漫长的构造演化,地质构造复杂。ANF(Array Network Facility)网站新近提供的来自USArray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台站观测数据填补了阿拉斯加地区西部和北部的观测空白,本文选取该区域中...
关键词:双差层析成像 岩石圈速度结构 太平洋板块俯冲 迪那利火山空区 兰格尔火山区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福安堡钼矿区花岗岩类的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元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和Sr-Nd-Hf同位素约束被引量:5
《地质学报》2021年第8期2471-2492,共22页张立仕 孙丰月 李碧乐 钱烨 张雅静 王力 王琳琳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7YFC0601304)资助成果。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东北段、中亚造山带东南段和西环太平洋外带交汇部位,经历了多期次的叠加改造运动,使得该区成为研究大陆造山带地质构造演化、地质构造域转换以及构造作用叠合成矿的理想区域。本文选择小兴安...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 SR-ND-HF同位素 太平洋板块俯冲 福安堡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 
渤海湾盆地新生代以来构造-热演化模拟研究被引量:24
《地球物理学报》2019年第1期219-235,共17页刘琼颖 何丽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4087;4157407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601005)联合资助
渤海湾盆地是华北最大的新生代裂谷盆地,具有最完整的新生代地层记录,是研究盆地演化的理想区域.本文基于二维多期拉张模型,对渤海湾盆地内9条地震解释剖面进行新生代构造-热演化模拟,以揭示盆地拉张强度及热演化的时空差异性,为探讨盆...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 新生代 构造-热演化模拟 热流 构造演化 太平洋板块俯冲 
太平洋板块俯冲对长白山天池火山的影响被引量:4
《地球物理学报》2018年第11期4396-4405,共10页盛俭 廖杰 李永义 胡庆兴 徐令宇 周正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4071;51508271;41374049)资助
长白山天池火山是我国最具潜在喷发危险的活火山之一,属于远离海沟的陆内火山.太平洋板块平卧于长白山天池火山的下方,其俯冲过程对长白山天池火山形成及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二维热力学耦合的数值模型对海洋板块俯冲的动力学过程...
关键词:太平洋板块 天池火山 数值模拟 影响 
中国东部无机CO_2气藏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关联被引量:13
《地学前缘》2017年第4期370-384,共15页赵斐宇 姜素华 李三忠 曹伟 汪刚 张慧璇 高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41325009);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项目
中国东部受(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无机CO_2气藏发育广泛,分布层位复杂。本文通过对中国东部松辽、渤海湾、苏北、三水、东海、珠江口、莺歌海等盆地无机CO_2气藏的成因及运聚规律分析,结合深部碳循环以及(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过程,探...
关键词:中国东部 CO2 古太平洋板块 俯冲 深部碳循环 
燕山期重大地质事件关键廊带的地球物理探测被引量:1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7年第4期560-566,共7页陈赟 丁巍伟 郑勇 邓阳凡 田晓峰 郭希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2016YFC0600402)
伴随着中生代全球构造格局的重大转变,东亚大陆发生了多旋回地壳变形、大规模岩浆活动和爆发式金属成矿作用等重大地质事件,长期以来备受地学界关注,但迄今燕山运动的动力学机制、深部过程与大规模成矿作用机理等重大科学问题尚未根本...
关键词:燕山运动 郯庐断裂带 徐淮地区 东海大陆架 综合地球物理海-陆联测 太平洋板块俯冲 
太平洋板块俯冲对东北地区地震活动影响的分析及预测
《国际地震动态》2017年第8期59-59,共1页焦明若 
地震行业专项(201508009);辽宁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项目(2013231028)共同资助
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太平洋板块俯冲至中国东北地区约660km深度,在东北珲春一带引发了一系列深源地震.作为中国大陆唯一的深震带,它的发震时间、空间、强度与日本海沟强震以及东北地区的浅源地震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到目前为止,国内外...
关键词:中国东北地区 西太平洋板块 板块俯冲 地震活动 震源机制解 预测 深源地震 浅源地震 
华北克拉通东部岩石圈破坏与幔柱的成因被引量:10
《地质找矿论丛》2016年第1期1-17,共17页温常贵 真允庆 刁谦 陈中 宋涛 张艳军 乔红 
华北克拉通东部是指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以东的地区。该地区与东北及华南地区一样,也存在着岩石圈减薄和岩石圈破坏的现象。华北克拉通古生代与新生代的橄榄岩包体地热值分别为40mW/m^2和80mW/m^2,地热增高是岩石圈破坏的重要因...
关键词:华北克拉通东部 岩石圈破坏 太平洋板块俯冲 地幔热柱上隆 成矿成藏作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