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气溶胶

作品数:284被引量:1523H指数:2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曹军骥张华张仁健朱彬刘随心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光谱衍射成像的黑碳气溶胶监测装置
《中国计量》2025年第1期96-99,共4页袁友文 肖晖 董学泉 
2022年度镇江市社会发展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工业园区含碳气溶胶与碳排放量溯源及定位系统的研究和应用(FZ2022067)。
黑碳气溶胶颗粒作为由生物质和化石燃料等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空气污染物,对气候变化、能见度、环境质量、人类健康等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但目前的检测手段尚不完善。文章基于光谱衍射成像与黑碳气溶胶吸光系数特性,研制了一种可视化的黑碳...
关键词:黑碳气溶胶 光谱衍射 吸光特性 有效采集 可视化监测 
瓦里关黑碳气溶胶监测数据的分析与研究
《沙漠与绿洲气象》2024年第6期154-159,共6页张国庆 吴昊 赵玉成 
以瓦里关全球本底站1994—2017年黑碳气溶胶监测数据为基础,研究分析黑碳气溶胶浓度值的时间变化及输送特征。结果表明:黑碳气溶胶浓度总体水平较低,明显低于我国东部地区,自2011年起呈现逐年减小趋势。季节变化显著,最高值出现在每年...
关键词:瓦里关 黑碳气溶胶 变化特征 输送特征 
黑碳气溶胶自周边地区向青藏高原输送季节差异的数值模拟
《气象科学》2024年第5期907-916,共10页周云祥 马晓燕 李力 李俊 
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基金资助项目(2019QZKK0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061134009,41975002);湖北省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科研课题。
基于中尺度气象—化学模式WRF-Chem,研究了黑碳气溶胶自周边地区向青藏高原输送的季节性差异,并分析了其可能原因。结果表明:青藏高原近地面平均黑碳气溶胶浓度夏季最低,春季最高。青藏高原当地黑碳气溶胶主要来自于南亚地区,其次是东...
关键词:WRF-Chem模式 青藏高原 黑碳气溶胶 输送 
拉萨市夏季含碳气溶胶的浓度水平与组成特征研究
《地球化学》2024年第4期496-503,共8页蔡肯敏 郑雪芹 钟冰倩 尼玛楚多 边巴 王雨静 刘俊文 俞鹏飞 李军 张干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6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3096、41877349)联合资助。
利用颗粒物采样器采集拉萨市夏季(2021年8月30日~2021年9月23日)大气细颗粒物(PM_(2.5))样品,并对不同含碳气溶胶组分进行测定和探讨。根据碳组分挥发性的强弱,将有机碳(OC)分为易挥发组分(HOC)、中等挥发组分(MOC)和难挥发组分(LOC),...
关键词:含碳气溶胶 有机碳 元素碳 碳组分 OC/EC char/soot 
光化学氧化对深圳市含黑碳气溶胶混合态和光吸收的影响
《中国环境科学》2024年第6期2970-2976,共7页彭妍 林晓玉 谢婷婷 魏静 李征宇 何凌燕 黄晓锋 
深圳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JCYJ20200109120401943)。
于2021年2月在深圳开展了含黑碳气溶胶混合态和光学性质的测量,结合奇氧数(Ox)的同步分析,以探究光化学氧化对城市大气中含黑碳气溶胶包裹物、形貌与光吸收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观测期间黑碳颗粒群平均相对包裹物量(包裹物与黑碳核质量...
关键词:光化学氧化 含黑碳气溶胶 混合态 吸光性 
基于ELPI+研究南昌碳气溶胶粒径分布与肺沉积表面积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4年第6期68-78,共11页邹长伟 徐唱 黄虹 周星明 申钊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65011);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YC2023-B038)。
掌握气溶胶及碳组分的粒径分布有助于识别来源和探讨形成机制,肺沉积表面积(LDSA)是气溶胶颗粒在人体呼吸道肺泡区沉积的健康风险评估重要指标。2017年12月-2018年11月,利用荷电低压颗粒物采样分析仪(ELPI+)研究南昌室内、外气溶胶和碳...
关键词:碳气溶胶 有机碳 元素碳 粒径分布 肺沉积表面积 
2021年苏州黑碳气溶胶浓度特征及来源解析
《环境监控与预警》2024年第2期14-21,共8页曾晨 吴玥 朱俊 李季 
苏州市气象局科研项目(szkj202004)。
于2020年12月1日—2021年11月30日利用7波段黑碳仪(AE-31)观测苏州地区黑碳(BC)浓度变化特征,并使用黑碳仪模型和后向轨迹模型分析BC排放来源和潜在源区。结果发现,苏州地区BC年平均质量浓度为(1.29±0.64)μg/m^(3),冬季BC质量浓度最高...
关键词:黑碳气溶胶 浓度特征 源解析 后向轨迹 
帕米尔高原黑碳气溶胶浓度特征与溯源分析被引量:1
《中国沙漠》2024年第2期66-77,共12页汤成鑫 康永德 陈红娜 杜新甜 王敏仲 何清 刘涛 刘新春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10206-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D01A364);科技创新团队(天山创新团队)项目(2022TSYCTD007);中国沙漠气象科学基金项目(Sqj2022009)。
帕米尔高原作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关键区域,毗邻干旱半干旱沙漠地带,荒漠化严重,容易发生起沙现象。为研究帕米尔高原黑碳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浓度变化特征和潜在源区,利用AE-33黑碳仪对帕米尔高原2019年3月至2022年12月的黑碳质量浓...
关键词:黑碳气溶胶 帕米尔高原 后向轨迹模型 潜在源 
卫星和地基遥感观测资料约束下的核-壳态气溶胶光学特性模拟研究
《光学学报》2024年第6期329-340,共12页王新莹 秦凯 Cohen Jason 王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5147,41975041)。
针对结合星地观测与模型定量模拟消光性气溶胶光学特性及黑碳质量空间分布这一热点问题,利用TROPOMI卫星紫外波段观测数据与AERONET地基观测数据,基于“核-壳”假设下的米散射模型提出了一种准确量化黑碳气溶胶质量空间分布的模拟方法,...
关键词:TROPOMI卫星数据 AERONET 黑碳气溶胶 米散射模型 
北京黑碳气溶胶变化特征及来源分析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24年第1期45-48,52,共5页郝睿 夏芸洁 孟磊 方冬青 王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05124);上甸子国家大气本底站开放研究课题(SDZ20220915)资助。
为探究北京黑碳气溶胶的变化规律和污染来源,文章利用北京市观象台黑碳仪2018年的观测数据进行研究,并结合气象资料及环境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黑碳质量浓度呈现春、夏季低,秋、冬季高的变化特点,同时黑碳质量浓度的日变化明显...
关键词:黑碳 变化特征 污染传输 来源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