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水

作品数:270被引量:7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丹丽徐善良苏春分周剑君王旭更多>>
相关机构:宁波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宁波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吉首市八月湖桃花水母的鉴定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3期35-44,共10页袁赛波 袁国庆 向颖 冯伟松 张佑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3YFE0102400);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BCA072)。
为了加强对桃花水母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采用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吉首市八月湖的桃花水母进行形态特征分析,并基于18S rDNA和ITS基因序列计算不同桃花水母的种间遗传距离,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吉首市八月湖...
关键词:桃花水母 索氏桃花水母 淡水水母目 吉首市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再现桃花水母
《云南林业》2024年第5期96-96,共1页陈忠林 陈向清 丰紫阳(图) 
2024年4月2日,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腊管护所工作人员在保护区水域开展巡护监测时,发现水中出现大量透明伞状的水生物。经专家查看鉴定,该水生物为国家危动物红色名录中的极危物种——桃花水母。
关键词:桃花水母 极危物种 红色名录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云南西双版纳 水生物 巡护监测 
洗桃花水的时节
《现代阅读》2024年第5期14-17,共4页铁凝 
一场场黄风卷走了北方的严寒,送来了山野的春天。这里的春天不像南方那样明媚、秀丽,融融的阳光只把叠叠重重的灰黄色山峦,把镶嵌在山峦的屋宇、树木,把摆列在山脚下的丘陵、沟壑一股脑儿地融合起来,甚至连行人、牲畜也融合了进去。
关键词:灰黄色 春天 融融 融合 
水母——5亿多岁的神仙
《地球》2024年第1期56-59,共4页周茜茜(文/图) 林茂(文/图) 
蚂蚁森林基金会支持。
水母是刺胞动物门水母动物亚门的生物类群,大多数水母营浮游生活,现生水母除生活于淡水的几种桃花水母外,都生活于海洋中。水母的科学记录可追溯至18世纪下半叶,林奈在《自然系统(第十版)》中描述了3种终生营浮游生活的水母——银币水母...
关键词:刺胞动物门 桃花水母 林奈 生物类群 僧帽水母 
北京两个水库的桃花水母及其发生条件初探
《湖泊科学》2023年第6期2092-2100,共9页王东霞 熊志明 侯新觉 郭伟 黄振芳 王忠锁 
北京市水生态监测与健康评价项目(SL2022-XM001);北京市自然基金重点(B类)项目(KZ201510028033)联合资助。
为鉴定北京怀柔水库和黄松峪水库发生的桃花水母并检验其水环境质量相关性,对2022年9月9日和10日采自2个水库的桃花水母进行形态学和遗传结构分析,并结合常规水生态监测数据,初步探究桃花水母发生的水环境条件。结果显示,怀柔水库和黄...
关键词:桃花水母 形态学特征 环境指标 环境胁迫 DNA条形码 怀柔水库 黄松峪水库 
什么是桃花水
《新一代》2023年第11期51-51,共1页陈丹阳 
古人为了防洪和抗旱的目的,需要对河流不同季节的水文状况有所认识。随着物候知识的积累,到了汉代,人们就将物候和河流的涨落规律联系起来,用它给水情命名。其中,黄河的涨落规律又是最受人重视的。到了宋代,对黄河一年中不同月份水情的...
关键词:水文状况 知识的积累 物候 水情 
信息动车
《少年大世界(初中生)》2023年第11期29-29,共1页
“水中大熊猫”现身我国多地水域2023年夏天,我国多地湖泊、水库中出现了大群透明“降落伞”。这些“降落伞”只有硬币大小,长着许多长短不一的触手,在水中一开一合。它们就是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桃花水母。
关键词:大群 降落伞 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
《当代小说》2023年第8期23-28,共6页张涯舞 
去舞阳河,是多年前的一个计划,或者说想法更合适。最早知道舞阳河,还是在上小学时看到的一张明信片上:一座山峰宛如孔雀,收拢了羽翅,娴静地看着脚下碧绿的河水,火棘红色的小果子在面前摇曳。这套明信片一共十张,印的是贵州著名景区,我...
关键词:舞阳河 明信片 著名景区 小学 
你不知道的“大熊猫”
《少年月刊》2023年第19期50-53,共4页郭旺启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物种,享有“国宝”的美誉。你知道吗?在我国还有不少动物由于数量稀少,十分珍贵,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它们吧!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桃花水母是淡水水母目笠水母科的一种在淡水生活的小型...
关键词:桃花水母 大熊猫 水母体 浮游动物 淡水水母目 笠水母科 刺丝 麻痹状态 
什么是桃花水
《青年文摘》2023年第12期29-29,共1页陈丹阳 
古人为了防洪和抗旱的目的,需要对河流不同季节的水文状况有所认识。随着物候知识的积累,到了汉代,人们就将物候和河流的涨落规律联系起来,用它给水情命名。其中,黄河的涨落规律又是最受人重视的。到了宋代,对黄河一年中不同月份水情的...
关键词:水文状况 知识的积累 物候 水情 命名 河流 黄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