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优103

作品数:9被引量:1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期刊:《福建农业学报》《安徽农学通报》《福建稻麦科技》《中国农业信息》更多>>
相关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杂交稻特优103在诏安县百亩示范片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福建稻麦科技》2012年第3期25-27,共3页林江海 
特优103是福建省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稳产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主要介绍了2010—2011年特优103在福建省诏安县百亩示范片的种植表现,并提出主要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关键词:杂交稻 特优103 示范表现 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103选育与应用研究被引量:1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1年第10期68-70,共3页郭福泰 
特优103是漳州市农科所用龙特甫A不育系与恢复系漳恢103配制的高产、稳产、米质优、抗性较好的杂交稻新组合。文章主要阐述了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103的选育与性状表现,并提出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特优103 选育 栽培技术 
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103晚季高产制种技术被引量:2
《福建稻麦科技》2011年第1期10-12,共3页赵建文 李丰 郭福泰 
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2008NZ0201)
介绍了特优103亲本的特征特性,结合2a制种实践,总结出其高产制种应抓好几个环节:确定抽穗扬花期和父母播差期,培育带蘖壮秧,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加强辅助授粉,病虫害防治和去杂保纯等。
关键词:杂交水稻 特优103 亲本特征特性 制种技术 
特优103在云霄县百亩示范片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福建稻麦科技》2010年第2期36-37,共2页李丰 郭福泰 张民生 
特优103是漳州市农科所用自选恢复系和不育系配制的优质、高产、稳产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于2007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7007)。米质达部颁优质二等食用稻米品质标准,是目前全国"特优系列"品种中唯一达...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种植表现 云霄县 水稻新品种 示范 品质标准 食用稻米 
不同播种期和插秧苗数对杂交稻特优103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福建农业学报》2010年第5期563-567,共5页郭福泰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大专项专题(2008NZ02-1)
采用二因子随机区组设计,在早、晚两季探讨不同播期与苗数对杂交水稻新品种特优103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与苗数的变化主要引起穗粒数和穗数的变化。通过适宜的播期与适宜的苗数,在足够穗数的前提下,可以发挥特优103的大...
关键词:特优103 播期与苗数 产量构成因素 分析 
优质高产杂交稻特优103产量构成因素分析与栽培技术探讨被引量:7
《江西农业学报》2010年第2期21-23,共3页郭福泰 
根据福建省2004~2005年中稻区试资料,分析了优质高产杂交稻特优103的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有效穗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每穗总粒数。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及各地示范推广种植经验,提出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特优103 产量结构 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103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被引量:4
《中国农业信息》2009年第6期30-30,共1页郭福泰 
特优103是漳恢103与龙特甫A不育系配制的高产稳产、米质优、抗性较好的杂交稻新组合。其中,漳恢103是漳州市农科所1996年早季用多系1号作母本、榕813姐妹系作父本杂交,经6代选育出各方面性状表现较好的株系,于1999年晚季开始进行大量...
关键词:新组合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杂交水稻 技术 栽培 特性 特征 高产稳产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103特性与栽培要点被引量:4
《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第5期89-89,共1页黄艺敏 郭福泰 
本文通过对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103特性的分析,提出该组合栽培的主要技术要点。
关键词:特优103 特性 栽培要点 
漳州市晚稻新组合区试结果与分析被引量:1
《福建稻麦科技》2004年第1期19-21,共3页杨彬元 冯建成 
12个晚稻新品种 (组合 )参加漳州市 2 0 0 3年晚稻新品种 (组合 )区域试验 ,试验结果经综合分析 ,表现较好的品种(组合 )有特优 10 3、特优 63 5 5和博优 2 5 3 ,均比对照种汕优 63增产 ,并达极显著水平。
关键词:漳州市 晚稻 区域试验 特优103 特优6355 博优253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