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壶揭盖法

作品数:126被引量:438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吴毅伟高庆和张安仁王慧敏肖永刚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温州市卫生局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从开阖枢论提壶揭盖法之调畅气机被引量:23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年第5期2436-2439,共4页杨楚琪 崔言坤 吴含章 高博文 姜涛 赵正奇 吴梦婷 安庆文 张光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81874455)。
《黄帝内经》中记载的六经开阖枢理论,源于朴素的自然规律,以三阴三阳之变化概括了人体气化功能。后世脏腑别通论对开阖枢理论有一定的发展,阐释了一种区别于传统认识的脏腑关系。提壶揭盖法宣肺利小便,其义理与气化功能及脏腑相通规律...
关键词:开阖枢 脏腑别通 提壶揭盖法 气化 三阴三阳 黄帝内经 
基于《伤寒杂病论》“先表后里”理论探讨针灸治疗闭经的临床思路被引量:10
《时珍国医国药》2022年第3期670-672,共3页刘江涛 周艳丽 臧云彩 周宏图 袁士鑫 高凯 
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21ZY2146)。
表里辨证系八纲辨证的基本内容之一,其特点在于把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整体性,通过对疾病阴阳表里的准确辨证,有效地指导了很多临床中由表致里的疑难病症。文章以《伤寒杂病论》“先表后里”的整体性辨证思想为切入点,探讨针灸在治疗继...
关键词:闭经 先表后里 提壶揭盖法 整体观 针灸治疗 
“提壶揭盖”法源流及其应用论析被引量:18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年第7期599-601,共3页陈银 应艳新 黄雪莲 叶新苗 
“提壶揭盖”法在《中医大辞典》[1]解释为通过宣肺或升提以通利小便的一种借喻。该理论最早源于朱丹溪,在《名医类案》中载有其治疗医案:“一人小便不通……此积痰在肺,肺为上焦,膀胱为下焦,上焦闭则下焦塞。如滴水之器必上窍通而后下...
关键词:提壶揭盖 源流 方药 
“提壶揭盖”治法探微被引量:15
《湖南中医杂志》2019年第3期102-104,共3页宫庆秀 
"提壶揭盖"法最早由朱丹溪提出,是一种立足于整体观并应用援物比类、直觉顿悟等思维而创立的一种深层次的治本之法。人身诸窍气机相互影响,临证论治时,启一官窍之郁闭可疏通另一官窍之气机,反之塞盖可止流。本法可应用于癃闭、水肿、臌...
关键词:“提壶揭盖”法 历史渊源 理论探讨 临证应用 
从伤寒金匮温病中寻踪“提壶揭盖法”被引量:5
《黑龙江中医药》2017年第1期15-16,共2页许雅倩 马晓峰 
2012年天津市教委课题-中医临床三部经典一体化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编号:C04-1005K
肺为生气之主,水之上源。开宣肺气,既可使人体气机调畅,亦可使津液气化正常,以达疏上源而开下流之功,此即"提壶揭盖"之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之中虽未明言"提壶揭盖法",但多蕴含此运用。本文通过对三部经典中"下...
关键词:《伤寒论》 《金匮要略》 《温病条辨》 提壶揭盖法 综合实训课研究 
提壶揭盖法的古今探微被引量:7
《四川中医》2016年第12期21-23,共3页王小兵 王瑞利 李明权 
提壶揭盖法作为中医学原创性治法之一,既符合中医学整体性的基本原则,又具有中医文化特色。本文从古代文献对提壶揭盖法的记载、近现代对提壶揭盖法的研究、临床验案举例三方面进行探讨,认为可应用提壶揭盖法治疗疑难性的小便不利、便...
关键词:治法 提壶揭盖 临床应用 
“提壶揭盖”法治疗郁证的理论探讨被引量:4
《湖南中医杂志》2016年第7期153-154,共2页程蕾 
郁证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类疾病,中医认为其主要以"郁结不通,气机不畅"为基本病机,进而导致一系列气血津液结塞之症;提壶揭盖,是以调畅肺脏气机为本,进而调节全身脏腑气机,恢复机体气机的正常运行之法。故在进行郁证的临床治疗时可考虑从...
关键词:郁证 从肺论治 提壶揭盖 
“提壶揭盖法”临证体悟被引量:17
《中国中医急症》2012年第12期1967-1968,共2页鲍艳举 花宝金 
"提壶揭盖"原指盛满水的茶壶,要想使水顺利地倒出来,就必须在壶盖上凿个洞或把壶盖揭开,水才能顺利地流出来。中医学取类比象于这一现象,将其运用于临床实践中,丰富了中医学理论,鉴于其所蕴含的宝贵的学术内涵,现笔者结合临床实践,
关键词:提壶揭盖法 《伤寒论》 表里同病 气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