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抗真菌

作品数:172被引量:791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刘迪秋葛锋陈朝银崔秀明曲媛更多>>
相关机构:昆明理工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河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华皮肤科杂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和他克莫司单用及联合对皮炎外瓶霉的体外抗真菌作用被引量:7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7年第4期283-285,共3页锕承彦 孙毅 高露娟 李明 曾同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01677、3140013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优秀青年医师计划(2015ZSYXQN21)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与伊曲康唑、特比萘芬联合对皮炎外瓶霉的体外抗真菌效果。方法 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M38-A2方案,测定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对12株皮炎外瓶霉的最低抑菌浓度;利用棋盘法,测定他克莫司和伊曲康唑或特比萘芬...
关键词:伊曲康唑 药物协同作用 体外研究 皮炎外瓶霉 他克莫司 特比萘芬 
微量液基稀释法与琼脂稀释法测定马拉色菌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被引量:5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1年第10期704-707,共4页徐圣经 曹双林 夏继宁 沈永年 吕桂霞 刘维达 傅琳玲 丁琦 
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项目(S2006023)
目的比较微量液基稀释法与琼脂稀释法检测马拉色菌体外对氟康唑、酮康唑及伊曲康唑敏感性的差异。方法对临床分离的5种27株马拉色菌,分别用微量液基稀释法与琼脂稀释法测定氟康唑、酮康唑及伊曲康唑对这些马拉色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关键词:马拉色霉菌属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微量液基稀释法 琼脂稀释法 
盐酸小檗碱抗白念珠菌体外药敏实验研究被引量:4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1年第9期661-662,共2页竺璐 胡丽华 徐新美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berbefine,BBR)对白念珠菌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现称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制订的M27-A方案中的酵母菌微量稀释法,测定BBR、氟康唑、BBR联合氟康唑对30株临床...
关键词:盐酸小檗碱 白念珠菌 体外药敏 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实验研究 体外抗真菌活性 协同抗菌作用 几何均数 
他汀类降血脂药物对曲霉的体外抗真菌作用被引量:1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8年第2期118-120,共3页乔建军 万喆 李若瑜 刘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00027)和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启动基金
目的观察降血脂药物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对曲霉体外抗真菌活性,以及它们与唑类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的联合抗曲霉作用。方法分别用纸片扩散法和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对烟曲霉、黄曲霉、土曲霉和黑曲霉的抗菌活性。用...
关键词:曲霉菌属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洛伐他汀 斯伐他汀 药物相互作用 
阴道分离的念珠菌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分析被引量:7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年第11期638-641,共4页廉翠红 崔凡 沈永年 陈伟 刘维达 
国家教委高校博士点基金课题资助(20010023019)
目的探讨念珠菌在女性阴道黏膜所致的不同表现与其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NCCLSM27-A方案推荐的微量液体稀释法,测定对来自外阴阴道念珠菌健康携带者、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和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
关键词:抗真菌药物 白念珠菌 带菌者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健康 体外 治疗 结论 对抗 目的 
念珠菌生物膜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研究被引量:9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2年第5期409-410,共2页孙秋宁 Gordon Ramage Jose L.Lopez-Ribot 
关键词:念珠菌 生物膜 抗真菌药物 药物敏感性 悬浮菌 粘附菌 合理用药 
致病性外瓶霉的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研究被引量:5
《中华皮肤科杂志》1999年第5期313-315,共3页李东明 李若瑜 王端礼 王晓红 万哲 马圣清 
国家教委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
目的 测定致病性外瓶霉的药物敏感性 ,对不同药物间最小抑菌浓度 (MIC)的差异以及各菌种间药物敏感性差异进行比较 ,为指导临床正确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参照M 2 7-a方案中的微量稀释法 ,受试菌株包括 13株皮炎外瓶霉 (E dermatiti...
关键词:外瓶霉 抗真菌药物 最小抑菌浓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